《迷雾》篇
不知道为何,只有武侠才能看得速度飞起,导致我一度怀疑——武侠小说里我是不是只看了里面的意。
这本贩卖机已经在我房间躺了两周多了。自从上次序言后,没再动它。可这期间,读了伽利略和一本生日礼物。真是,三心二意了。
也可能是读翻译过来的作品,有些时候比较累。像今天上午,只读完了《迷雾》。果然,就是电影的迷雾。
书本开篇营造的氛围完全不输于电影,反而,大段落内的似是随意的一句独白,直勾勾地将整个本已有悲剧预告气质的氛围,一下变得更悲凉。
湖边小屋,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故事背景,很多故事是直接发生在湖边,比如《伊甸湖 》、《湖边杀人案》....以及各种把证物沉入湖底的影视和小说。
这里的湖,只起了个引子,也把湖边环境的特性展现了出来。当然,没有主人公住湖边,大暴雨就对他造成不了那么大的影响。
很娴熟的,一开篇把起因、悬疑感、后期的人物,都一一铺垫了一遍。暴雨导致的奔去超市 (电话不通、电力受损),顺雨而来的雾峰,主人公的四驱车,老婆相信的类似于巫婆的人,邻居的律师身份,箭头计划,无一不都围绕了故事进行展开。
有一点很喜欢——事后记叙的追忆感(不知道拿啥词形容)。人们,对以前做过的事,总会或多或少有评价——特别是还在事件影响中。
我很不喜欢的,是豆瓣里的一些评价:说的是类似于,作者想表达很多东西、人性宗教啥的,最终却没表达清楚。我认为,大多数人是摇摆的,你让人自己做决定,人很多时候做不出来——很多时候是被事一步步逼出来的决定。处于超市绝境的人们,就是那种状态,危险在,却又不一直露脸,将人们的心理反复折磨着,以致于很多人放弃了理性,归顺了“巫婆”的宗教。毕竟小说背景,是科学背景。科学背景下发生的超乎常识的事情,难免会让人放弃一些东西。
所以,我认为,不是作者没表达清楚,是人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最后坚持的是什么。
小说算是半开放式结局,电影帮它来了个神结尾。
不过,于主人公而言,没有结尾的结尾,更让他崩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