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放学时,儿子背着书包闷闷不乐地推开了我办公室的门,以往那只即便饿得饥肠辘辘仍欢快雀跃的小鸟,今天这是咋啦?仔细打量,一双小眼睛微红;再看,坏事了,眼泪夺眶而出。一声“咋啦?”,儿子的小情绪彻底爆发。
只见他甩下肩上的书包,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双小手捂住脸痛痛快快地哭起来。见此情景,我和两个同事都很诧异。为了让儿子平复一下心情,我没敢急着问原因,只是轻轻地说了声:
“儿子,哭吧,等你心情好点儿了,咱们再回家。”
同事对我的做法不解。我也没做过多的解释。
回家的路上,我从后视镜中看到后座上的儿子,情绪已经恢复平静,除了眼圈红红的,没有什么异样。我试探地问:“可以跟妈妈聊聊吗?”
……
“我没带语文书。”儿子的语言毫无温度,“刘老师抄了一黑板的字,我看着同桌的书,同桌抄一会儿,我替他抄一会儿。同桌抄的时候,我在转我手中的笔。突然,‘啪’的一声,刘老师拿着一根棍子狠狠地打在了我的桌子头,说了句‘还有你,玩玩玩,回家把黑板上的字补上去。’当时,我害怕极了,强忍着,不流泪。”
哦,原来是这样的。看来儿子是在课堂上受挫了!在他原有的生活中听到的大多是充满温馨的、愉悦的话语,很少面对声色俱厉的批评。不过,我倒认为,这次的“小挫”对孩子来说是坏事中的好事,偶尔受受挫,也是一种历练。
“刘老师做得好,她的这种严厉也是爱呀!你说呢?”
“我觉得老师的做法一半好,一半不好。”
“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
“老师提醒我,是好的。她拿棍子打桌子是不对的,要知道,桌子会疼的呀!”后视镜中的儿子嘟着嘴的样子好可爱。
对于儿子的解释,我无语。此刻若非开着车,我定给儿子一个拥抱。一个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心存善念的孩子怎能不让人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