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没有使用过共享单车,我最习惯的出行方式还是开车到地铁站,然后换乘地铁,然后步行完成最后一段路,但我也会留意满大街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虽然挺好看的,但我并不是很看好它们的未来。
并不是刚需
从表面上看,共享自行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接驳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和滴滴是不一样的,城市中长距离的交通如果不自驾的话,只能选择公共交通或者打车,而后者因为上下车地点的灵活,独享的良好体验成为了旺盛的需求,而滴滴的出现进一步优化和释放了这种需求,所以滴滴是建立在已有刚需的基础之上的,通过调配更多资源,优化调度方式,完善服务体验,加以实际优惠刺激完成对用户的笼络。而共享单车并非如此,它想补充的是滴滴去不了,或者滴滴可以去,但是距离性价比又不是很高的短途交通接驳问题,可这样的出行在大型城市中并不多见,一般是去邻近商场购物,公交/地铁站到驻地,邻近接送孩子等等,其实很多情况下步行已经足够解决问题,而且带着孩子,拎着东西也不便选择骑车出行,共享单车至多是提供了一种比较酷的多项选择而已。没有滴滴之前,我们也是要打车的,有了滴滴更加方便;没有小黄车之前,我们已经不骑车了,有了小黄车可以骑,也可以不骑。
逆势而行
提倡绿色出行是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种绿色出行的方式都会得到推崇,我们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自行车王国,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大,自行车的产量,保有量和使用频次都在飞速下滑,汽车的普及,城市公交体系的不断完善,仍在不断蚕食自行车存在的市场,并不会因为满地都是便宜的共享单车而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大环境不给力
我们的马路越来越宽,但非机动车道并没有争得更多的空间,反而在很多地方莫名其妙就断头了,而且这条本就不宽裕的车道还时常需要和机动车,行人,电动车共享,没有良好的骑行环境也会极大影响人们选择骑车出行的热情。而且城市糟糕的空气质量,更会让有意愿骑车的人望而却步。
不能盈利
不要把滴滴和共享单车放在一起讨论,滴滴不用买车,不用养驾驶员,不用买保险,不用修车,坐在那里收租子就好了,而共享单车无论刷成什么颜色,买车的钱总是要出的,车坏了是要修的,每天还得花大力气雇人满世界去收车,而受益只是那一小时一块钱,还有那放在银行里的押金带来的额外利润。那为什么还有一笔笔巨额的钱投入到这个领域?投资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获利,而项目本身能否获利从来就不是投资者考虑的问题,投钱造势,引来更多的投资,然后烧钱圈地,引来更多更多的投资,然后要么上市,要么退出跑路,这只是套路而已,极少数的弄巧成拙成了盈利的公司,那就算是意外之财了。但是如果不能盈利,在等来最后的接盘侠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前几年各种O2O,你看现在还有人聊吗?
法规和监管的缺失
骑乘共享单车把自己摔了,把别人撞了,平台有没有责任?未成年的孩子骑乘共享单车出现了意外,这个责任平台是否需要连带?现在已经凸显出来的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的问题又如何破解?公交站,地铁站附近堆满了各色的单车,占用了本就不宽裕的人行道,而绿化带,商场门口,餐厅门口也都随处可见胡乱停放的单车。而相关的法规和监管却是空白一片,按照我们行政机构的一贯作风,在问题凸显之后,立马会出台一刀切的政策,比如规定共享单车淘汰年限,要求平台出资解决停放回收问题,要求平台增加使用者实名制技术限制,要求平台建立完善的保险和客服机制等等,总之就是因你而起的所有问题,你都得自己彻底解决,我只负责给你提要求,这些可能出台的政策无疑会增加平台运营和管理的成本,也弱化客户使用共享单车的便利性,进一步压榨本就很薄的利润。
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滞后
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各种有关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占用的新闻,所谓共享经济的初衷是美好的,通过闲时分享来提升资源的使用率,从而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我们国家虽然GDP一路高歌猛进,但国民素质并没有同步快速提升。这里请不要把国民收教育程度和道德素质挂钩,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尤其是我们的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应试教育这个阶段的情况下,即便拥有了博士头衔,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品性端正的人。生来爱占小便宜,很少换位思考,这是整个民族的顽疾,而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推出在道德层面要求太过超前的商业模式,可能都要面临这样头痛的问题。
动了谁的饭碗
前些年,滴滴和传统出租车从业者以及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激励的冲突,滴滴动了他们的饭碗。网约车新政算是滴滴的让步,而且滴滴一家独大之后价格上对传统出租车的入侵荡然无存,两者的矛盾得到了缓和,而接入滴滴平台,也让传统出租车行业受益匪浅,也让出租车司机有了多样的择业选择,而对于政府而言,滴滴的存在缓解了城市打车难的问题,也招安了大部分黑车司机,至少理论上替政府监管着原来完全空白的黑车市场,多方都是受益者,所以滴滴不但没有抢了谁的饭碗,反而加了一道大菜。而同为共享出行的共享单车则不然,原来从地铁站都小区最后一公里主要是趴活的黑车司机和摩的的地盘,滴滴也杀入了这个地盘,只是把大部分黑车司机洗白成快车,还给了他们更便捷的接单方式,并没有引入新的竞争者,相安无事,而小黄车一出现就是来砸场子抢饭碗的角色,所以这些地方共享单车被破坏的比例最高,谁干的不言而喻。后来者无疑是要分一杯羹的,就看你是把原有市场做大做好,让大家收入都增加的基础之上分享利益,还是在现有市场直接抢走一份,如果是后者,那显然是要杀出一条血路的。
共享经济是美好的,绿色出行是值得倡导的,不过好的东西不一定就能活到最后,色彩缤纷的小单车是城市一道靓丽的新风景,却也隐藏着诸多新的问题,现实总是残酷的,也许小黄车从一开始就注定只是资本游戏的改头换面而已,只是生不逢时的苦主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