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翻译:
子路问,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公子纠自杀殉死,管仲却不死,他这样做,算是不仁不义吧?孔子说,齐桓公成就霸业,以外交工作,而不以兵车,九合诸侯,维护中原文明秩序,这都是靠管仲的辅佐执政。这就是管仲之仁啊!
后面子贡又问,说齐桓公杀了管仲的主公,他不能殉死,反而“认贼作父”,给小白做相国,他这是仁义吗?孔子说,管仲做齐桓公的相国,匡扶天下,保卫了中华文明,今天,我们都受惠于他的恩德。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今天恐怕都披发左衽了。
“披发左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披发,是披头散发,汉人是把头发系在头顶,戴帽子,少数民族就披散着。
孔子说:“难道要他像匹夫匹妇那样,守着小节小信,自己吊死在沟里都没人知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