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些思考总结,只有第一条超有用。
1、把深度的问题扁平化
1.1、把一段问题砍成2截
很多问题都是深层级问题,一部分是多层树形结构,一部分是单链深链结构。
通过减少层级的扁平化思路,把第三层抽出来放在第二层,能大大减少将来问题的定位难度,提升效率。
很多时候,从深陷的思路中跳出来,用扁平化视角构思,绝大可能有意外之喜。
把问题砍成两截,提升后半截的地位,既是解耦,也提供并行与协作的可能。
另外,两截也意味着分步走策略,既能降低困难预期,也更适于应对变化。
我们可以把麻烦棘手的深层问题付诸或诉诸第三者。比如转移矛盾,比如不好的遭遇托因于命运……
2、内容和形式分离,形体和灵魂分离
2.1、视觉结构与逻辑结构分离,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分离
2.2、去中心化
当默念痛觉不在灵魂时,它便只停留在肉身。
逻辑紧盯着视觉,捆绑着物理,这些都是初级结构,其生命单调且脆弱不堪。
分离意味着建立新连接的可能,意味着形成多对多的灵活度。分离的层之间利于构建缓冲层。这样的结构稳固且能应变。
中心化随处可见——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绝大部分组织结构是中心化的集权结构……中心化往往不自觉演化而成,去中心化就是对这种结构的革命。
3、将问题显化
把关键的问题点做成快捷方式,把深层的问题点浮到上层来
这样便可形成问题点骨架,方便直达,能极大提升每次解决问题的效率。
4、人性的弱点、大脑的窟窿如此显而易见
4.1、谨防黑天鹅
与理性(高级脑)做对手的,是情绪,激素,动物脑(亦称低级脑),衰老……有的不可杜绝,有的根本无法控制。
况且,理性需要应对的变量也是数不清的,本身也在局限之中。
试图去反制它们,必定是徒劳的。
5、迭代
氢弹级方案——如果一件事情可以用迭代的方式做它,几乎可以肯定它最后会变得异常完美。
对于着手的一件事物,且不说人不具备上帝视角,反而更多时候陷落于局限的包围之中。
尽管看不到全局,然而迭代的神奇在于:两次迭代之间自发形成一个方向向量。
因此,无论是螺旋式前进还是什么别的轨迹,(在较可控的因素下)最终会看到向量会指向一个满意的高点。
王朝历史是宏大的迭代,做出一个拿手好菜是具体的迭代。
6、大脑像极了计算机
大脑有以下特征与计算机极为相似:
1.处理密集型思考更消耗内存,内存不足时会出现各种崩溃迹象。
2.密集型思考导致功耗高、发热,机体易饿易兴奋。
3.内存占用维持高位,处理问题速度变慢、能力下降;反之亦然。消停一段时间,内存占用恢复低水平。
4.使用过程中自然产生各种垃圾,拖慢系统速度
这些相似点表明, 要去了解这个神秘的器官,才能让它更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然而要关注的问题点如此简单明了,即:怎么降低内存,怎么休息,如何持续在线?
答案亦如此明了:空掉一切,好好睡一顿觉。又或者:了断过去,让大脑重启。
7、集体智慧
集体智慧也是氢弹级方案。
鲸鱼死后,其庞大的躯体在微小生物群的消解下,在海水中形成“鲸落”奇观。
比鲸鱼更庞大的空虚无聊,同样能靠集体的智慧化解掉,实实在在形成绚烂的“虚落”。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个人来说无数层级、深渊般不可及的问题,通过扁平化的思路设计,调度集体智慧,最终得以完成,成为群策群力的壮举。
从一个具体的小角度说,个人思维连贯而密闭正是其缺点,需要有思维的裂缝,让新观点照进来。以上4、5、6都在说明——思维的局限,能够一部分弥补它的是多角度思考、多核处理——团队集体的智慧,它永远强于单核大脑。
8、热问题,冷问题
8.1、思维活动是有惯性的
热问题即正活动在思维中的问题,冷问题即抛到墙角脑后根的问题。
热问题快要解决了,莫停下;停下它就趋冷了。反之,热问题层次走深了、绕不出来了,请冷却它。
不要吝啬于将问题冷却,比如:将解不了的问题交给时间。
冷问题之所以冷,是它处理链条长,解决成本高、启动时间长。然而,冷问题堆也需要偶尔光顾,或许能突然啊哈一声,带走一片。
9、语言的边界
9.1、同样为人,却四处不停的寻找着共同的语言
9.2、同样一事,无法用语言将我脑中的图像完整的画到你的脑子里
语言越多,丢失的信息越多;说的越多,表达的意思越狭隘。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