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普遍的饮食是以充饥为目的的粗放、简单。
那些年代粮食欠收,城镇户口的供应粮油票证也少得可怜,人们的肚子里普遍没有什么油水。平时连吃饱饭都很难,难得逢年过节的时候可望打打牙祭。
1959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不少身强体壮的成年人得了黄肿病,甚至有些挺不住了饿死的。各种野菜野草乃至树根观音土都成了充饥填饱肚子的食物。
人们的粮油供应统一在粮食部门购买,其他部门和个人都是无权经营的。正常年景供应的粮食都是标准细粮(大米、面粉),有时候还得按比例用一部份粗粮(玉米、红苕、洋芋)以五折一代替供应粮。记忆里粮油棉布供应票证大概在八十年代末才取消了。
1959年4月,毛主席曾就粮食问题发出指示:“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果、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直到改革开放年代,人们的生活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可以说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人们都是追求的吃饱肚子就好,后来才逐渐发展到追求吃好吃精细。以至现在营养过剩肥胖的人比比皆是,野菜粗粮倒成了稀罕之物了。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还是要注意节俭和控制饮食才好。要提防病从口入,祸由心生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