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语
带状疱疹是最疼的皮肤病之一,约有1/3的人会患带状疱疹。最主要的是即使是痊愈之后仍可能复发,有部分患者疼痛时间可达10年之久,真不知道这是如何忍受下来的。
此外,据医学研究表明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中风和心脏病风险;导致不孕,甚至破坏神经。
让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的!
一、中医里的带状疱疹
前段时间就有人在后台留言问:“古代有这个病吗?中医是怎么治带状疱疹的?”趁此机会一同回答。
所谓带状疱疹只是一个西医病名,按症状来看相当于中医中的蛇串疮。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皮肤损伤形状如蛇形,故名蛇串疮;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称缠腰火丹。
清·《外科大成·缠腰火丹》称此症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以成簇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伴刺痛为临床特征。
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春秋季节。
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我见过许多怪诞离奇的病症,蛇串疮作为一种较为高发的疾病,我自然也曾治疗过,而且效果很不错。
在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了——汤大哥。
二、汤大哥治带状疱疹
汤大哥不是武汉本地人,只是在武汉做生意,但在武汉已经住了近十年,也算是半个武汉人了。
汤大哥为人比较豪爽,接人待物很热情,周围的人基本都认识,关系也都不错,一来二去的自然也就比较熟悉了。
一天,汤大哥找过来,面露痛色,让我帮他治病。我起初以为是开玩笑,笑着说:“哪病了呀?来把把脉。”
没想到汤大哥一把掀起衣服,把腰部露出来,用眼神示意我看看。
我定睛一看,吓我一跳,一串红色的疱疹像一条蛇一样缠在汤大哥的腰上。
我连忙扶他坐下,正紧地问诊。
汤大哥自述说:半个月前,左肩偶尔出现针刺感的疼痛,并呈放射状延伸到左臂。
最初没太注意,以为是自己太疲惫了,没当回事儿,只是去药店买了“风湿止痛贴”,自己回家贴上了。
一连贴了两天,膏药马上用完了,痛一点也没消减,反倒是更痛了。
在撕掉最后一片膏药时,忽然发现疼痛处出现了少数鲜红色的斑片,在那上面还有成群的小水疱。
不碰还好,一碰更痛,那个痛感真是无法言表,只能说是剧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此外,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心烦气躁,口苦咽干;吃饭也没啥胃口;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短少;而最严重就是疼痛,白天还好,夜晚疼得根本无法正常入睡。
在对汤大哥进行中医四查后,基本可以诊断为蛇串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带状疱疹。
中医证型为肝胆郁热证。以清肝胆、利湿热为治则。拟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诊断后,我给汤大哥开了7日的汤药,处方如下:龙胆草12克、生地20克、柴胡1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黄柏12克、大黄10克、虎杖20克、板蓝根20克、紫草12克、延胡索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菊花12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剂分三次服用。
7天后,汤大哥来复诊,他说:效果还不错,这水疱好多都已经干燥结痂了,也没那么便秘了,只是还有痛感。
效不更方,再来7剂。
这个7天很快就过去了,汤大哥又来复诊了,面露喜色,一副开心的样子。
看着表情我大概就知道效果了,汤大哥的反馈也说明了结果:截至目前,此前的皮肤损伤已经全部消退,疼痛也消失了。
三、带状疱疹后遗症:痛!
同汤大哥不同,还有一位患者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据患者所述,她在一个月前出现右侧腰腿部灼热刺痛,后疼痛部位又出现串状疱疹,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带状疱疹”。
经医院治疗,带状疱疹消退,但没出一个月,又开始疼痛了。
在问诊时,我也发现这位患者之前病痛处还遗留着疱疹瘢痕,色发红。
此外,患者还说每间隔十余分钟就刺痛一次,晚上疼痛明显,难以入睡。查舌质红少苔,脉细弦。
综上所述,最终诊断为蛇串疮,证型为肝郁气滞,阴虚血瘀。以疏肝理气,养阴化瘀为治则,拟方为一贯煎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第一方吃完后,患者的睡眠就有了好转,疼痛也已显著减轻,所以只在原方中稍微调整加味,并给患者定制一服中药药丸同时服用。
不久之后,患者来电反馈说:目前疼痛程度和间隔时间都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较佳,白天偶有疼痛。
效果持续显现,因此不急着改方,在原方上稍微调整加味,并嘱咐一定和中药药丸同时服用,发挥最大作用。
后来很长时间,患者没有联系复诊,后在助理的回访中得知患者疾病痊愈。
四、带状疱疹的治疗经验
蛇串疮(带状疱疹)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
年老体虚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治疗思路: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内寓滋水涵木之意。
当归、白芍、枸杞养血滋阴柔肝;
沙参、麦冬滋养肺胃,养阴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制木;
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凉血活血化瘀;
连翘、鬼箭羽清热;解毒消肿;
川楝子、延胡索缓急止痛;
全蝎、路路通、蜂房解毒通络;
石斛、夏枯草、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复其条达之性。
该药性虽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相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
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则诸症可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