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今天,听到一个小故事: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他的母亲在他犯错时,总是严厉地教导他,有时还会打他。
待他长大成人后,当他犯错时,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
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要哭?”伯俞回答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这个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你的妈妈还骂的动你吗?你的爸爸还能打的了你吗?
打是亲,骂是爱,你看你多幸福啊。
现在回到了父亲最熟悉、最亲切的地方,回到了爸爸生活过五十多年的地方,回到了爸爸抚养我25年的地方,回到了我那可随时离开又可任性归来的地方。
可是,再回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已经没有厨前爸爸的身影,桌上爸爸的畅饮,村口爸爸的目送!
我呼喊了30多年的名词,从此只有呼唤,没有回应。
父亲如山,可能不单单是因为伟岸的身姿,还有那沉默耸立的威严吧。
但当朋友圈被父亲节刷屏的时候,
我深刻感受到了如同情人节单身狗的孤独与痛苦。
我多想再依靠在你伟岸或者佝偻的肩膀上,多想再聆听你严厉或者平静的谆谆教诲。
如果你还拥有,是多幸福啊!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待是最极致的思念?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你看,你多幸福啊!
岁月像支胶溶剂,把我们和父母的距离越扯越远。
前半辈子的时光,爸爸和妈妈见证我无数个第一次,
第一次哭,第一次笑,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走路......
然后我们越走越远,从家门口的幼儿园,
走到他乡的大学,再漂到北上广的奋斗,
每次拿起电话,总是不由自主的打给妈妈,让你接了也就喊一声爸爸,注意身体,然后就没有然后……
爸爸,我真的好想你!
我还有好多话没有说,还有好多的路想陪您一起走,
我多想听你说一说人生百态,聊一聊你年轻时的日子,道一道生活的真谛。
我们一直都在等,等自己再强大一些,
然后再去回报他们的爱,
但却从不思考父母到底要的是什么。
直到遗憾来提醒时间的残忍,生命的脆弱。
推荐一篇毕淑敏先生的小短文《孝心无价》,祝天下的父母平安喜乐,儿女的孝心都有着落。
《孝心无价》——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