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陪孩子终身成长》,主要看了关于孩子叛逆的问题。樊登老师的观点主要还是从家长的身上找原因,孩子叛逆,主要是孩子心中无助。因为父母一直都是用责骂,怪罪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孩子找不到价值感,也感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所以有话不能放心说,有心事不敢直接表达,因为怕遭来的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辱骂。所以孩子绝望了,直接关上了与父母沟通的心门。自己诚惶诚恐地走一步算一步。
对于孩子的心里感受,我感同身受。昨天先生跟我说不要什么事情都问怎么做怎么做,这样显得自己很low,难道自己就不能独立处理吗?
我说我处理完的事情,你又要倒回去指点一通,而且总是说我做得不好。那我现在自然要问你怎么做了,不然做了还被你说这里不行那里不行。我何必要讨这个苦吃呢?
所以从我自己的感受心得看,我也希望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但是切记要多肯定孩子,多鼓励自己。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也更愿意挑战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我从小到大父母一直都是尊重我的决定,所以我可以放开手脚遵循内心做事情。反而是结婚后,先生总是说我这不对,那不周全,导致我什么不敢放开手脚做,成为“正面管教”中自暴自弃的人。现在,虽然我有意识要努力,但在关键时刻还是畏手畏脚。比如昨天我去求职面试,回来他又说我自己的时间都没安排好,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怎么教育好孩子?我听着又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且我本来就有点心理阴影是担心上班忙,顾不好孩子。他这样说我,我就更没信心了。
今早看了樊登老师的答疑,我觉得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好,兼顾好,教育好,才能在行动上做好。对,对自己坚信不疑。走自己的路,不要让别人影响自己见识美好的人生风景。
听李笑来老师的课说我们的快乐源自自我的要求进步和成长,而不是跟别人的比较。自己跟自己比,同时为别人的好而高兴。如果这个做得好的人在自己身边,可以向他学习,请教,如果不是我们身边的人,看到别人的好而自己不开心,不是自讨苦吃吗?
所以一切问题都是心态问题,心态端正,也人也正派,心态平和,也人也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