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有很多重要的认知开始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要把自己产品化。
今天就来写写,在我认知框架中的产品化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7804093/61976e5c42c2fa09.png)
一、产品化的思维为什么重要?
今天这个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成为了新的基础设施,凭借这个底层框架上建立起来的新事物,必然会拥有一番新的气象。
之前的种种商业行为,大多是发生在组织与组织,公司与公司之间,你很少看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合作和博弈。
但今天,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的出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后,为个体单独在商业市场上运作提供了工具的可能性。
如果按着这个逻辑推演下去。
要不了多久,去中心化,去组织化,这些概念都会从理论变为现实,人与人之间新的协作方式,将会像泉水一样,涌现出来。
未来,大概率来说,将会变成一个超级个体崛起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个体的重要性将会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刻。
而作为一名超级个体,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
不言而喻,是我们跟世界,跟市场产生价值交付的能力,而这个过程就是将自己产品化的过程。
产品化思维至关重要。
二、什么是产品化思维?
之前,第一次接受到产品化思维是在罗胖的《逻辑思维》节目里,不得不说,当时便给我埋下了一颗种子。
而真正让我拥有一个清晰的产品化概念,并且生根发芽的,还是要归功于梁宁在得到开的专栏《产品思维30讲》。
这篇专栏我真是受益颇深。
产品化思维引用梁宁的话解释就是:
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我把这句话,总结成了四个关键词。
易识别、有结果、能交付、可复制
易识别。是你要建立一个独一无二,边界清晰可见的个人品牌,让用户可以从百万人中,一眼可以将你识别。
有结果。指的是做事时一定要有一种外包思维,即我的存在是以给你解决问题,提供可执行方案为依托的,任何事既然做了,就要有对应的交付结果。
能交付。产品不是技术和能力的输出。技术和能力是属于你的,产品是属于用户的。市场,不认苦劳,只认功劳,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你是否给用户带来了切实可行的价值,即让用户满意。
可复制。产品化思维本质上来说,并不局限于仅仅是给用户提交了满意的解决方案,而是这种解决方案是否可以复制,运用到更多的人身上。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可以批量化生产的产品,这是商业世界的基本玩法,也是个体在世界中生存的基本法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7804093/63a83e66107ca93a.png)
三、如何能做到产品化?
如何能做到产品化,我想这是一个随着认知升级,长时间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市场需求,步步为营的过程。
而李笑来老师说,任何事情都不能速成,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快速入门的。
个人的产品化也不例外。
除了“易识别、有结果、能交付、可复制”这四个做事原则之外,
再落地一点,就是持续不断问自己问题。
而这一点,古典老师总结的最好,现在也分享给大家。
把自己的能力产品化,就是要在做事情之前要持续不断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一、我做这件事情,结果是什么?
二、这个结果对谁有价值?他们看到什么东西才觉得可交付?
三、如何让这个结果易于复制,可持续下去?
最后,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愿我们每个人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