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细雨中呼喊》23/

《在细雨中呼喊》23/

作者: 与世界保持距离 | 来源:发表于2023-12-28 01:11 被阅读0次

《在细雨中呼喊》23/

这本书感觉跟前面看过的余华的风格不完全相同,相似的是我看过的一些都是写底层人物的命运,不同的感觉是这本书的环境渲染很足,感觉整个故事笼罩在一个黑云压城暴风雨即将来临的灰蒙蒙潮湿的空气中。

相同的是故事读起来酣畅淋漓,一口气想看完那种,各个人物的不同命运,交织在“我”的回忆与现实之中。整个童年像是一张大网,每个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养父养母,朋友老师等等都被困在这张网中,透不过气,走不出来。时代背景和身世好像就那样随意得掌控了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像一条小船,在时代洪流中沉浮,却始终找不到方向,不见来路,未知去路。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无论是对造桥有理想坚持的祖父,还是身为农民的父亲,亦或是“我”的哥哥和弟弟,好像都无法逃脱时代所铸就的牢笼,他们只能在其中,努力地,活着。

我看到鲁鲁孤身一人去找他的母亲,看到他一个人在荒郊野外睡觉,在那读课本,这是整本书我最感动的章节。在那个时候,肯定有很多在苦难中仍然坚持的人们,伟大无需多言。

其实从那个时代到现在,不都是一些人卑微地生存着,整个社会只不过是一部并不壮大的人类生存史,有什么区别呢。

相关文章

  • 老公为我赋诗一首之十八

    在细雨中呼喊, 旧世悲催, 岁月悲戚。 在细雨中呼喊, 人性百态, 生活百变。 在细雨中呼喊, 情随时移, 爱因时...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

  • 《在细雨中呼喊》

    书中以第一人称“我”,从孙光林的角度阐述了他从六岁到二十岁的感受和记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六岁左右的记忆是模糊的...

  • 在细雨中呼喊

    003-2018年4月第1本书《在细雨中呼喊》 读这本书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很多感受。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孤单、虚荣、恐...

  • 在细雨中呼喊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 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 -余华 也许冷雨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 终被时代曲折冲洗过 成为...

  • 在细雨中呼喊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源于对时间的感受,也是本书作者与书中人物的约会。在这本书中我找不到人性的善,也许只...

  • 在大雨中呼喊

    我确定,我不再喜欢下雨天。 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让这个世界变得压抑,无时无刻不在消磨我的意志,最后连叹气都变得慵懒...

  • 在细雨中呼喊

    我同绝大多数人似的走到了青年时代,头脑与精神似山野般青葱繁茂的一段,老者对我们羡慕,幼童又满心期望,然而这些描述...

  •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的标题总是很好,《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以一次一次的卖血为线索的。而最近读完的《在细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细雨中呼喊》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yd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