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在某公众号看到了苏童的短篇小说《狂奔》。苏童的名气很大,他不仅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还是曼氏亚洲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并获奥斯卡金像奖。
我的阅读量很小,苏童的作品更除了改编成电影的《妻妾成群》外,其他的还没有看过。无意中发现的《狂奔》这篇小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就想着好好品读一番。
风吹起来的时候,房屋和大地一起在黑暗中漂浮。开篇一句话让人心里一沉,我很好奇,这篇小说的主题会是什么呢?接着来第一个人物出现了,是一个叫“榆”的小男孩,他是一个乡村中少见的羸弱文静的孩子,自从患上了一种头疼病后,就没有离开过他家的院子。母亲喊他回家喝药,这时候他看见从公路上下来一个人,是一个挎着帆布工具包的木匠。他爹也是一个木匠,好久没有回家了。这个木匠来到他家,和母亲、奶奶商量给家里做棺材。表面上看来,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做棺材这件事,讲述了“榆”的心理反应,和他过激反应下所做的一切。
这篇小说我看了两遍,不得不说我的理解能力还是太差了。第一遍读下来我没弄清楚它的主题是什么,之所以耐下心来读第二遍,我还是想到卓老师讲的:一部作品要慢慢的读,满满的品味。老师说,真正的阅读是从第二遍开始,当我们第二遍阅读的时候,要以写作者的身份去阅读。是带着疑问去阅读,要问他“为什么你要这样写,你为什么不写那样,要问问他个为什么?”卓老师说,第二遍阅读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其实看过第二遍我还是没有搞懂,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我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一
“榆”因为头疼而长期喝药,“害怕草药的苦味,他把药倒给院里的狗吃……榆想连狗都不肯吃这药,我为什么要吃呢?榆总是偷偷地把药泼在泔水桶里。他母亲发现后就坐在榆的对面,看着他把药喝光才离开。她说,榆,你要听话,有病就要吃药,你不吃药会死的,明白吗?死是那么可怕的事,难道你不怕死吗?”
母亲这么说,在榆的脑海里对死亡种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听说这个姓王的木匠要给家里做棺材,而且,在偷听木匠和母亲的谈话中他隐约觉得这件事与他有关。所以,在王木匠将他抱起来放在棺材板上的时候他晕厥过去了,直到半小时后才清醒过来。于是,他在自家储藏室里找到了一瓶农药,展开了对木匠的报复。
木匠做完棺材就走了,但是“榆”对这口放在家里棺材有抵触情绪。听母亲说奶奶的病越来越严重了,估计过不去这个秋天。榆也不知道奶奶会不会死,他不想奶奶死,但是一旦奶奶死了就会睡进那口棺木,而棺木也将被抬出堂屋,埋到河边的墓地里去,这是榆希望的事。可是奶奶还没有死,母亲却突然死了。母亲的死没有引起他太大的震动,因为在他心里来想,棺材总算是“被人用了”。但是在埋葬母亲的时候,路上又走过了一个木匠。看到这个木匠,榆发出了凄厉的尖叫。他推开人群在公路上狂奔起来,榆头戴白色孝布在公路上狂奔起来,远看很像一匹白鬃烈马。小说结尾似乎揭示了引起“榆”狂奔的原因是路上走过的木匠,在他看来,棺材虽然被母亲用了,做棺材的木匠还在。
我觉得第一层意思就是说,因为经济拮据和意识落后等因素,大人对患病的孩子不进行积极治疗,相信用偏方会解决问题。又因为大人言语不慎,给孩子的心里造成了阴影。
二
实在佩服作家对人物的描写,简单而又让人一目了然,且极有深意。例如:他经过母亲房间时再次撞开门,母亲已经起床,她正对着墙上的镜子梳妆,那些很黑很亮的长发被绾起来挽成一个譬子,垂在母亲的头后面。这样不着痕迹地一句话,就让人明白“母亲”很年轻,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榆”发现母亲认识那个木匠,她递给木匠递水的时候“露出了一种罕见的笑容”。从这个描写可以看出,内心孤独寂寞的“母亲”有一种深深的渴望。对于这个木匠,榆有抵触情绪,他说,“我爹也是木匠,他为什么不来家干木工活?为什么要让那个人来呢?”这应该是所有人的想法,自家男人就是木匠,为啥要花钱请别人呢?
在榆的追问下“母亲有点不耐烦起来,她揉了榆一把,榆你的耳朵在哪里?对你说过多少遍,爹去很远的地方干活,今年不回家了……这一天她的情绪似乎很坏。榆看见母亲把竹箕啪地摔在地上,她说,你这烦人的孩子,我受不了,打棺材给谁?就给你睡,给你睡!”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因这个木匠的到来而心烦意乱。
刚开始对他看见母亲的眼里常常噙着泪。还有后来榆曾经看见母亲朝肚子上贴伤膏药,贴了很多,榆说,为什么贴那么多膏药,母亲回答说,我肚子疼,贴了膏药就不疼了。这段话不理解。后来看到“母亲”死后村民的议论,才清楚是怎么回事。
如此一来,第二层意思也就明了。小说似乎在讲述一个丈夫长期离家不归的女人,因耐不住寂寞而出轨,怀孕,最后喝农药自杀的故事。
啰里八嗦说了许多,到头来还是没有搞懂,看来还要细心阅读才是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