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劳动×生产率×效应
勤劳可以致富吗,不一定,勤劳能创造财富,但勤劳者不一定分到财富。
财富从哪里来?从劳动来。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把产品创造出来,换取财富。但财富不等于劳动。中大米光靠人工种植,每天劳动8小时,一年中出200斤大米,财富就是200斤大米换来的东西。倘若买了自动播种机,提高生产率,每天劳动2小时,一年中出500斤大米,财富就是500斤大米换来的东西。劳动少了,财富却增加了。这时候,财富=劳动×生产率。生产率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知识,科技,工具,机器,流程,方法等。在美国卖大米比在中国卖大米获得财富要少,因为市场需求的原因。需求决定效应。所以财富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和效应。
对于时代来说,劳动代表人口资源,生产率代表科技资源,效应代表商用价值。
对于个人来说:劳动代表投入时间,生产率代表杠杆,比如知识,工具,团队,资金等,效应代表劳动能创造的单位价值。此三要素决定我们能创造多少财富。
劳动是1,生产率和效应是0,财富基本来源还是劳动,所以说劳动创造了财富。财富多少取决于三者结合。
用劳动创造财富有两个问题?
一.天花板,边际效应递减,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模型。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讲367天的课,这就是劳动创造财富的天花板。
二.赚钱的本质是什么?
创造财富不叫赚钱,分配财富才叫赚钱。掌握稀缺资源,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所以说想要拥有更多财富,需要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对于个人来说,要思考:
我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门?
我是否在部门最稀缺的岗位?
我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
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能继续稀缺吗?
对于公司来说: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能力,资源,行业,节点,未来还能稀缺吗?
总结:理解财富的本质,掌握财富底层逻辑模式:财富=劳动×生产率×效应。
学会时间管理,提高认知,利用杠杆,提升劳动创造的单位价值,比如时薪。只有不断让自己变得稀缺,才能拥有财富分配权,获得更多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