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出自诗经的周南,看到这两个字你可能会有点懵,那他什么意思呢?小的时候我们都玩过一种叫做斗草的游戏,两个人各自去找一根草,然后把这两根草从中间勾住,每个人抓住草的两端分别用力,谁的草断了谁就输了,而胜利的那一方会继续跟其他人比,直到赢过所有的人。
这种草就是芣苢也就是我们现在叫的车前草,它韧性很强不容易扯断。原来这个有趣的游戏在很古老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故宫博物院中有一副清代的群英斗草图,就是一群小朋友在那里玩斗草游戏的情景非常的可爱,画面中有一个红衣服的小朋友,他正在采摘的就是车前草。所以《诗经》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是我们的生活情景,而且它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被束之高阁,它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发生,它里面包含着很多自然和朴素的生活细节。
通读一遍,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的变化非常少,一共6段12句,但只改动了6个字,这种手法叫做复踏,有点像是歌剧、中的、咏叹调,或者是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反复出现的那一句歌词副歌的部分,这也是民歌的一大特点。比如我们熟知的乐府是湘南就采用了这种手法,江南可采莲,莲叶和田田,余姓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他改动的字特别少,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内容,有点像废话绕来绕去的。
但其实不是,当你这么读一遍,你都会发现他讲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你好像能够看那些小小的鱼儿在莲叶下面四处游动的情景。它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像捉迷藏一样,你的眼睛根本抓不住它,只能随着它咕噜咕噜的转动。这种朴素的重复,把小鱼在在莲叶见的动态生动地呈现出来了。
《芣苢》也是一样,他是一首很适合带着孩子来朗读的诗,只需要改变诗中关键的动词,整首诗就有了一种流动感,诗中的动词有哪些呢?采之、有之、掇之、捋之等比比皆是。这些动词不管你认不认得,当你大声的读出来之后,你就能想到这都是采摘车前草不同的动作,比如说掇之就是伸长了手去采,而捋就是用手抓住车前草,向一个方向用力把它摘走,那袺呢就是一只手抖着衣襟,另一只手把车前草放进去。而撷呢就是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去兜住。一个人采摘芣苢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来了,形成一幅热闹的情景。
如果给你一张白纸,让你画一画这首诗中的场景,那你可能画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作,虽然都是在采摘车前草,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情景。这就呼应了开头的采采芣苢,其实就是采了又采,说明芣苢很旺盛,而采摘的人也特别多,大家一起又有游戏,又有劳动,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主要是看天吃饭,在种植水平不高的古代,古人去寻找一些野菜野果来填饱自己的肚皮,所以《诗经》中的很多诗歌都有采摘的情景。车前草的嫩苗是可以拿来煮汤喝当菜吃的,所以大家就经常三五成群约好了一起去采摘芣苢。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闲话家常,沟通感情,打打闹闹,这种生活氛围,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约饭,一边吃火锅一边唱唱歌,来表达快乐的心情。采芣苢的时候也是这样大家热热闹闹地唱唱歌跳一跳,这种欢快的情景就是《芣苢》这首诗里表达出来的,我们一点也不陌生。
诗歌就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然的情感流露,忽然觉得开心了,我有了诗意,有了仪式感,就把它记录下来。劳动虽然是辛苦的,但是诗意的一面让我们觉得哪怕是辛苦也是美好的体验,这就叫做苦中作乐,是一种中国智慧。把一件重复的辛苦的事情变成了热热闹闹的快乐的事情。
采采芣苢用白话来说就是采呀采呀采芣苢,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的儿歌,找呀找呀找朋友这首民歌。所以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会理解劳动之美,会理解为什么李子柒在那里劈的柴磨个豆腐,我们看得津津有味,因为它能引发愉快感。
比如几个女子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来到秀丽的田野,唱着歌手挽着手去采摘植物的嫩苗,歌声余音袅袅忽远忽近,就把人带入到了一种欢快的情境之中,不知不觉人就心旷神怡,脚步也轻巧了,这就是劳动的妙处。
那为什么都是女子去采摘车前草呢?这是不是重男轻女?当然不是,因为车前草的样子是一根成熟的草穗上面结满了籽,它的寓意就是多子多福,对于古人来说,多生孩子是能够保障家族繁荣兴旺的,能够让宗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女子结伴去采摘车前草,也是希望自己能够生下健康的孩子,让家族繁荣。所以古代就会把采来的车前草送给新婚的人或者是刚刚怀孕的好姐妹,它们表达一种祝福。
从《诗经》去看古人的生活就会发现古人眼中的世界是生机勃勃的,他们对自然万物都充满着情感,把小小芣苢捧在手里,唱几句简简单单的歌,这里面既有劳动的喜悦,也有对于新生命的期盼。所以理解了诗经中的世界也就会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更加丰盈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