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度

作者: 饶瞳 | 来源:发表于2016-07-17 21:17 被阅读0次

发现最近好多公信度失衡的人被公诸在报,而连坐的对于家人的个人信誉都一并被剥夺,可见当下对于公信度的认知和重视是有必要的。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个高考题目为诚信,即社会道德为人处事真诚一诺千金的意思。爆光公信度失衡的人,就失去了信誉与信任,这都是自我约束力不够导致。现在人很喜欢透支未来,利用未来的时光与空间来挥霍青春的梦想,有的梦真的,有的梦碎了,严重的是梦碎人信誉丢失了。我很喜欢一个朋友和我说的一句话,做为一个成年人,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定要做一个成本预算,权衡利弊,在可控制范围内去预支,这样就算是输也最多是一无所有,不致于连自己一生算尽都还不尽的孽债。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一个人如果守信誉,那他离义就不远了,他所说的话就能体现在行动上,是值得信赖的,他的未来也将一片光明的,至少心中坦荡。就拿最近的一件事来说吧,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多少国人的心,大家纷纷捐资捐物支援灾区,世界各地华人捐款总额达到700多亿人民币,其中捐款达六百多亿,超过了1996年至2007年全国接收的救灾捐赠款物的总和(累计557亿元,其中捐款420亿元),打破了中国捐赠史上的纪录。至少600多亿的捐款流向何处?有多少用在灾区人民身上?相关单位是否有可查证的善款使用明细?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在公众的知情权范畴,也关系到灾区同胞的一粥一饭。从政府公布的物资流行可见的资金只有一百多亿,其中五百多亿资金不知流向,捐资八成转入政府帐户,最后用到百姓身上的钱具体有多少,公众都不知道,这使得中国的慈善公信度又开始失衡了。

政府信用也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考量政府行为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又不得不顾及公众和社会对其看法和态度。做为个人信用,责任与义务的执行,决定政府与个人对你的信赖程度。言必行,行必果,公信度才会更好,个人认为,现在人对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太少,应大力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普及,让更多人懂得信与义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公信度

    发现最近好多公信度失衡的人被公诸在报,而连坐的对于家人的个人信誉都一并被剥夺,可见当下对于公信度的认知和重视是有必...

  • 愿,未来的我,真如女神

    当打开微信,抛出商家各种“名堂”的促销活动不说,看到我常关注的几个官方“公信度”(应该可以这么说吧!)公号,陆续推...

  • 新爸五年计划-第55周2018年第29周暑假第2周

    这周无疑最令人揪心的就是yimiao事件了!对公信度再度失望了!啥时候能正视这些问题呢!看了看孩子的本本,有三针是...

  • 自信和他信

    在这个全民认为社会公信度降低的时代,我觉得有必要说道说道“自信和他信”的关系,深度剖析一下关于信任的问题。 自信,...

  • 令人讨厌的营销号

    “网上的信息不可信”,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败坏网络公信度的人实在可气。他们各有不同的目的。敌对势力雇佣写手造谣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信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hp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