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顶着35度艳阳和110的薄霾,跟随麦淘亲子又一次走进故宫。虽说前后自己来了十来次,小闺女也来过两次了,但是都感觉走马观花,跟着专业老师到底还是可以学到更丰富更详细的知识。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一早集合地点在过安检后的午门外,多数人进故宫都是走午门,多数人也都知道那个已经演烂掉的所谓推出午门斩首的桥段,但其实并不会真的就在午门见血,著名的菜市口到现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整条街还会聚集满树乌鸦。那么,午门的午什么讲究呢,老师就开讲啦!所谓午,既有时间表征又有空间表征,所谓时间,正午为白天正中,所以午即时间正中,表尊贵;所谓空间,联系到子午线,子午线为南北经线,子为北南为午,是为子午,因此也就可以了解到午门的地理位置为故宫的正南端。至于什么人从午门进出,就简单提及好了,皇帝是肯定的;皇后大婚,从外而入午门,一生一次;三甲登科,从内而出,一生一次。好吧,越神圣越尊贵,谁都能走还怎么突显皇帝老儿的不同呢。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皇家建筑必然少不了带门钉的朱红大门,刚跨进午门,老师就停了脚步,问问孩子们门钉多少颗。这个容易,横纵都是九颗。九为阳数之首,因此九在中国历代文化中都是代表极尊贵的数字。那么在故宫里有一个门的门钉不是九,而是八,是哪个呢?有点意思了,是东华门,因为东华门是紫禁城里故去之人离开之门,八为阴数之首,因此东华门上的门钉是八颗。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继续前行,却不是直奔传统路线太和门,而是向东走去,来到了文华殿和文渊阁。来故宫多次,西边因为有著名的慈宁宫,长春宫,还稍微走过几次,而传说中的东宫却从没来过,文华殿为太子读书之所,文渊阁为藏书之处,文华殿现在为陶瓷博物馆,一些小典故很有意思。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文渊阁着实意外,居然不是故宫的整体风格红漆琉璃瓦瓦,而是绿漆黑瓦。此处,老师简单给孩子们灌输了一下五行的概念,金木水火土,按方位,土居中,因此土所属的黄色即用来表征居中的重要地位,宋以后基本皇家用色都是黄色。而最初的周朝承火德,因此尚红色,秦灭周,水灭火,因为秦承水德尚黑色。同理文渊阁的黑瓦,寓意有水护佑,保护书籍不被烧毁。而绿色则有两方面寓意,一方面绿色为木,藏书之意;一方面表征地理位置东侧,太子居东。而日暮西沉的太后太妃们都安排在西侧也是这个原因。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文渊阁的墙砖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空心花砖也值得一提,这些砖联通墙体,内部中空透气,且一直联通到整个建筑的中空支柱,使得整个房屋都可以流通空气,防止潮湿,有利于书简的保护和存放。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从文渊阁中出来回到中轴线,老师的重点落在太和门和太和殿。太和门左右两个铜狮子左公右母,一个脚踏铜球寓意掌控乾坤;一个脚踩小狮子寓意多子多孙。明朝时皇帝听政在此,到清朝转到乾清宫。
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靠雨耕种,在整个历史脉络中对代表雨水的龙图腾有天然的崇拜和敬仰,因此皇帝借助了龙的威严彰显自己的地位,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太和殿上的彩绘龙纹18000多条,整个故宫内建筑上的龙纹之多甚至无法考据。
太和殿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内广场,是国家举行大型国字级别仪式典礼的地方,这其中包括皇帝生日,即万寿节,冬至日和元旦,即阴历春节。最后一次在太和殿广场上举行的大型仪式是1945年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有约十万人参加。
戏文中常说金銮殿,其实并没有一个殿的名字叫金銮殿,只因皇帝出行乘坐金銮撵车撵轿,因此称皇帝的居所为金銮殿,一般意义上其实就是太和殿。远观太和殿,一个三层基座无形中垫起了太和殿,使得太和殿成为故宫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三层金刚座在佛教中的说法为须弥座,即托起须弥山-喜马拉雅山之意,这样的设计也衬托出了太和殿规格的重要性。整个建筑为两层房檐五条屋脊,简称重檐五脊殿,又叫重檐庑殿顶,除了太和殿也就只有孔庙的大成殿是按这个规格建造的。
太和殿前一左一右两个神兽,一带牙铜龟一个铜鹤,寓意长寿,有重要仪式时其实还是香炉可焚香祷告,前排一共18个铜香炉代表当年的18个省。东南角一个日晷西南角一个嘉良,其政治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彰示皇帝不仅掌控天下,连时间和空间都在其权利范围之内。
中国历史等级制度森严,体现在建筑上之一就是飞檐上脊兽的个数,一般为奇数,最多不超过9个。而太和殿的脊兽除了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外,还多出一个有翅膀、面貌很像猴子的行什,因为排在9个脊兽的后面,排行第十,所以叫行什。到目前为止,所有现存的古建筑中,仅在太和殿上发现了行什。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太和殿后面中和殿为皇帝上太和殿前的休憩之所,保和殿为殿试之地,多为熟知的常识。最后路过军机处来到乾清门,老师让孩子们看看乾清门前的狮子有什么不同,孩子们果然机灵,很快就有说出耳朵眉毛不同。的确,从乾清门往后,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后宫了,为警醒佳丽们后宫不得干政,整个故宫内唯有此处的狮子造型上耳朵眉毛都是耷拉着的,取要低眉顺耳之义。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乾清门前,老师又补充了几个小知识点,比如宫为私殿为公,宫为家殿为国,因此前面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而后为乾清宫;比如故宫的建筑其实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基于磁偏角为磁极方向上的正南正北,估计与建筑设计时采用的磁力指南工具有关;还比如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前,故宫就叫紫禁城,“禁”好理解,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意思,“紫”源于紫微星垣,紫薇星垣为天宫之所在 ,也是彰显天子地位的象征。可惜如今紫禁城翻译为the forbidden city,到底缺了紫气东来的韵味。
两个小时的活动,老师一刻不停的在讲,效率非常高,但孩子们也听的非常辛苦。拍照留念结束后便开始随意撒欢,跟着小闺蜜就各种开心,最后上一组手机写真留住今日的美好瞬间!
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之故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