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光大人性每周500字社会热点
为什么「专家」在中国总是被骂?

为什么「专家」在中国总是被骂?

作者: 霍小普 | 来源:发表于2017-02-18 12:06 被阅读47次

很多人抨击中国专家欠缺风骨和水平。一些大嘴巴专家更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以至于短短数十年,「专家」在中国从一个受人尊敬的头衔,变成了一个带上贬义色彩的名词。在西方发达国家则是另一番景象,「专家」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有严整逻辑、有鲜明立场、有事业激情、有人格魅力的四有老中青。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区别?一项项来缕清楚。

图片 Iconfinder.com

1 中西「专家」的内涵差异

汉语和英文辞典对「专家」这个词条的释义分别是:

专家: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
expert:a person who has a comprehensive and authoritative knowledge of or skill in a particular area.(在特定领域具有全面和权威知识或技能的人。)

总体上中英文辞典的词条描述上并无太大分歧,但,英文释义中更强调了权威性。权威性是指able to be trusted as being accurate or true; reliable.(能够被信任为准确或真实;可靠。)

被谁信任?被同行信任、被市场信任、被民众信任。西方发达国家有成熟的学术和技艺水平评估体系,有开放的市场竞争淘汰机制,有普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国民。能够同时取得这三者信任的专家,自然就具有了权威性。也只有取得了权威性的专家才能对其所在领域具有话语权,而这个话语权也是随时处于监督和挑战之下的。

反观中国专家,权威性暂时可以说是缺位的:直到2010年后中国才由科技部牵头在各地组织建立了第三方学术评估体系,技艺水平评估体系就更为松散,并且这些评估机构在同行盲评的公正、透明、严谨、科学性上尚有待提高;中国在开放领域的市场经济近年来取得的进步举世共睹,然而学术技艺的“入市”却是严重滞后的;至于国民整体的基本科学素养显然也还任重道远。

由此可见,在内涵上,中国的「专家」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家」定义严格。

2 中西「专家」的外延差异

专家的外延主要由高级研究人员、行业技术精英构成。前者主要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后者主要分布在企业和自由职业群体中。乍一看,没毛病,中西皆是如此啊。细细分析,还真不一样。

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非营利组织中的高级研究人员,还是企业或个人执业的行业技术精英,都共享同一个学术技艺评估体系,参与同一个市场的竞争和淘汰,服务于同一个终极对象:民众。

在中国,高级研究人员和行业技术精英是割裂的,前者大多在体制内,后者大多在体制外,不共享评估体系,不参与同场竞争,主要的背书和服务对象分别是政府和市场。

其中,随着中国崛起,中西行业技术精英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甚至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中西行业精英几乎已经同处一个生态圈中参与跨国竞争。但,中国分布在企业和自由职业群体中的绝大部分行业技术精英不被公众认知和国内舆论视为「专家」,依然被习惯性模糊地归纳在普通「白领」或「蓝领」中。

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级研究人员却因为长期的封闭生长和缺乏竞争,除了与国家战略(资金扶植)密切相关的专业外,整体质量是在不断下滑的。凭借历史传统和饱受诟病的职称评定制度,体制内大大小小的研究机构长期垄断着「专家」名额和「专家」头衔授予方面的话语权,造就了一大堆专业水平不足、固步自封、徒有虚名的伪专家。而且,因为同在体制内的缘故,中国的媒体记者也更倾向于采访体制内的专家。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中国,部分戴着专家光环的官员、部分御用文人群体也常被舆论统称为「专家」。不论这些人此前是否曾经是专家身份,一旦担任了有政治倾向性的职位,就应当自动放下「专家」头衔。毕竟屁股决定脑袋,守不住曾经的初心是很正常的结局。官员(不仅指政府部门,也包括大型公司中的)职业的最高诉求,是维持其所在组织的正常运转,以最小代价为组织争取最大利益,他们随时行走在矛盾和权衡之中;而御用文人的本职是用文字维护组织权威,引导舆情方向,其个人的思想和观点并不重要。逻辑为准、科学至上、立场分明的专家职业道德是天然与官员、御用文人的职业无法良好兼容的。

小结一下,西方发达国家「专家」的外延基本与其内涵相对应。中国「专家」的外延则遗漏了大量分散在企业中的专家群体,又冗余了专业水平不足的伪专家、部分从专家改行的官员和御用文人。

3 中西「专家」的收入差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分析社会问题必须用到的法宝,因而进行中西专家收入对比分析是有必要的。

西方发达国家方面,以美国为例,据求职网站数据统计,2015年美国10大高薪岗位中具备专家门槛的占据其中8席(其余2席为知识技能要求稍低但精神压力极大职业)。这10个岗位的平均年薪在11.4-29.2美元(约合77.5-199万元)之间。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知识技能与高薪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方面,专家群体收入差距极为巨大。据中国政府2015年颁布的最新事业单位薪酬规定,体制内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专家的平均年薪很难超过10万元,多数在7万元徘徊;而在公益二、三类(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大部分国企中,专家的平均年薪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在一些战略性研究机构、重要大型国企中专家的平均年薪可以和企业中专家看齐,达到数十万元,往往这些被全球激烈竞争洗礼过的实用型精英专家们正忙于在中国的经济奇迹中闷声发大财,很少有闲工夫在舆论中找存在感。

以中美同等收入的实际生活水平相差3.5倍计算,美国专家中最低薪群体的平均收入是中国专家中最低薪群体的3倍多。不夸张地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家群体跟中国的部分专家群体就是高富帅和矮矬穷的区别。

矮矬穷会导致:一缺乏礼节、风度和道德者概率较大;二容易受金钱利益收买者概率较大。

4 中西「专家」的环境差异

确实无法忽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是小政府、商本位,中国是大政府、官本位。国情不同,体制不同,也决定着中西专家的社会认知不同。

西方有民主传统,专家所在机构,无论是非盈利机构、企业还是个人执业者联合体,都讲究自治自立自养,说白了,强者生存靠的是自己本事,专家群体可都是万里挑一的强者,说话做事当然更能依从本心,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风骨吧。

中国有大一统传统,并不强调和尊崇个体的强大,专家所在机构,无论是政府背景还是私企,都讲究核心意识、和衷共济、靠拢看齐,无论从公亦或从私的角度,专家说话做事不能任由本心,很多时候,本心亦需为大局让步。

结论和预判

经过上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专家」被骂的原因主要有:
1 活该被骂的
1.1 伪专家大量存在。专业水平不足,甚至严重不足,但却被现有制度评定为专家,其水平和言论已达到可笑程度。
1.2 专家中确有极少部分败类投靠山头,为利益妄言,妖言惑众,其言论毫无逻辑和底线,只为把水搞浑。
2 冤枉背锅的
2.1 国民科学素养不足。网络暴民横行于世,有时专家言论没问题,却被群起攻之,尤其在一些利益敏感话题上。
2.2 外延构成错位。部分职业官员及御用文人本人留恋或被媒体冠以「专家」头衔,导致民众和舆论以专家的职业道德标准去要求这些人,自然满眼毛病。冤有头债有主,专家很冤。
3 客观因素的
3.1 部分专家=准穷人。仓廪不实,人穷志短,夹缝生存,缺乏风骨。
3.2 专家群体普遍缺乏安全感。担心因言获罪,不能顺应民众期待行使传统知识分子为国建言建策之义务。

非正常的现象终不会长久,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人才制度亟需改革的问题,今年初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宣告了政府打破体制约束,畅通人才竞争的决心。从中国政府最近对人才问题的频频发招可以预判:
1 体制内躺在一纸专家证书上睡大觉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希望届时,多如牛毛的伪专家们做好了迎接市场挑战和冲击的足够准备:这次不仅是被骂的问题,而是饭碗问题。
2 中国体制内的专家数量必将在未来不断缩减,体制外专家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得到民众和舆论认可,长期隔离着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无形高墙的进一步溶解将带来一大批人才的自由流动,许多研究机构也将顺应经济发展而缩减、消失,或从体制内逐渐转移至体制外。
3 专业能力将从个体的户籍、地域、身份、学历、档案这些窠臼中突围,成为中国专家群体的第一竞争力。
4 随着数量减少、质量提升,中国专家群体的平均收入将得到提升,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将取得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和社会尊严。
5 官员、文人与专家将从传统上被归类为「知识分子」的共同群体中分道扬镳、解放思想、放开手脚,独立走向各自的职业化道路。
6 随着「专家」群体的构成更明确和严格、市场竞争机制在学术技能领域的运作日趋成熟、民众的科学素养得到不断增强,「专家」在中国的身份认同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到那时,民众与专家之间也将重建理性和彼此信任的全新关系。

本文原创作者:霍小普。版权及转载说明在主页介绍栏,谢谢。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专家」在中国总是被骂?

    很多人抨击中国专家欠缺风骨和水平。一些大嘴巴专家更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以至于短短数十年,「专家」在中国从一个受人尊...

  • 春晚为什么总是被骂

    因为重口难调。 我们觉得某个节目不好看,相声不好听,都是老段子。 原来总是觉得这个导演不行,那个导演不行,其实也可...

  • 为什么总是被领导骂

    每天都被领导骂无非就是以下理由: 一、性格使然。性格柔弱,不懂拒绝,同事要帮忙,都尽心尽力去帮。就像电视剧里的《琉...

  • 为什么被骂的总是我

    一次微课分享答疑中,一个职场小白说自己总是被骂很不开心,不知道怎么办。他问了这个问题后,聊天框中出现了很多+1。w...

  • 无语

    为什么对学生很凶的,总是否定学生,总是骂学生的老师被校长表扬?为什么对学生温柔、耐心,有爱心,尊重学生的老师被校长批评?

  • 每天三个想法

    3.17 为什么教练在车上我会紧张→害怕→为什么会害怕→害怕做不好被骂→为什么害怕被骂→如果人家骂我就会觉得自己很...

  • 在家待着太难了

    起床晚了被骂, 炒完菜出来吃饭晚了被骂, 玩手机被骂, 地上掉头发被骂, 看电视笑出声被骂, 一直窝在房间被骂, ...

  • 不是你不够努力 是你的性格过于懦弱

    为什么害怕被骂 真的是愚蠢 被骂就要认吗 真的是愚蠢 你不会反驳吗 真的是愚蠢

  • 没在电梯里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我被骂哭了,又一次,在电梯里。” “你信不信是真的?” 其实我信,认识小美这么久了,她总是因为不美被骂哭。 初次...

  • 鹦鹉和王思聪

    鹦鹉在飞机上骂空姐,然后被扔出去了,旁边有个男的,也骂空姐。 空姐说,你为什么骂我? 男的说,鹦鹉能骂,我就不能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专家」在中国总是被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lm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