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封信写于浑浑噩噩的‘美学’课程之后。
嗨,你信吗?当初你荒废的时间总会在之后的某个时间拐个弯过来重新找你。
当初不努力学的课,当初没认真画的画,当初没仔细看的时间。
最近在听自考本科的课程,有两个想法:一:B站真是个不错的网站 二:所有跟哲学相关的课程都应该原地爆炸。
突然想起来爱情公寓里面吕子乔的一句台词:所谓教材就是把一句你能理解的话扩展成一堆你理解不了的句子。
但是,没有办法,当时没有努力考的试,现在还是应该平心静气的去把它听完,理解完。不得不说,当你跟着老师的话去学习,除了偶尔的吐槽之外,是真的很助眠。
哲学应该是没有固定答案的一门学科,那么作为它的分支,美学也理当如此。
可是试卷背后的答案会告诉你,是的,我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我有框架,有明确的几个字,几个考点,如果你写的不是我的范围,你依旧没有分值,哦,我的乖乖,不要说,你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没有成书,不是著作,顶多就是浪费我几秒看到的一堆文字罢了。
所以,你还是要逼着自己去理解,柏拉图说的优美,康德说的崇高,亚里士多德所言的悲剧,巴赫金“狂欢”的喜剧,打破你对于‘丑’的理解,准确认识到什么是无意义的‘荒诞’。除此之外,审美的活动,审美的意义,审美的主体,审美的客体,他们都会全篇的围绕着你,在你努力明白了一个点之后,又有一个类似又不一样的观念在排队等着。
如果,我是译制片的翻译人员,我只想说一句:哦,我的上帝啊,让这些该死的理论都去死吧。
在自考途中,常常觉得自己在走一条盲道,看着前面黑暗的地方,不知道,自己真的是在奔向光明,还是在无意义的浪费时间打转。刷着公务员的招考,看着教师招聘的网站,上面明确的写着:第一学历本科,或者全日制本科,好像对于他们而言,自考的本科,就是一部分小公司不在意的事情。不过也是,当时高考的桥上,别人都用了力在跑,你只想慢悠悠的走,就不要抱怨现在别人已经到了半山腰。
好了,该工作了,然后下午抽一小时去继续听课。不管前面到底是什么,还是要去走一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