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着新版七年级语文书,去探寻那些鲜活的生命②——史铁生

跟着新版七年级语文书,去探寻那些鲜活的生命②——史铁生

作者: 竹林外 | 来源:发表于2024-09-11 20:24 被阅读0次

命运给每个人安排了不同的课题。

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子女,有的是爱情,有的是仕途。

命运给史铁生安排的课题是——疾病。

21岁双腿瘫痪。

30岁肾衰竭。

47岁尿毒症。

命运在给他致命一击之前似乎还觉得不够痛快,非要在这之前,给他一个灿烂的底色。

有多灿烂呢?清华附中的学霸,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长跑冠军,跨栏冠军。

正如他在《我与地坛》里说,在最狂妄的年龄,突然残废了双腿……

命运这样的安排,对这个年轻人,对这个家庭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那时的他,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可他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秋天的思念》就是史铁生回忆他瘫痪的前几年,关于母亲离世的记忆。

01 母亲,一生的愧疚

《秋天的怀念》每看一次都会泪目。

对着最亲近的人肆意发狠泄愤的儿子,因为爱而卑微讨好的母亲。

我们总是会在失去之后,才知道“当时只道是寻常”。

原来母亲早已病入膏肓,只是他沉沦在自己的不幸中,并未发觉。

他万没想到,那一次出去竟成永别。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母亲猝然离世,是史铁生一生最大的愧疚,也让他这个被命运砸晕的人,开始理智地思考人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母亲不是一个只会疼爱孩子,却不去理解孩子的人。

那时候的他倔强羞涩,执意要自己去地坛,母亲知道他的苦闷,出去走走总是好的,但是又不放心他自己去。

他说,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我与地坛》

好几次,他都看见母亲偷偷尾随。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与地坛》

史铁生在第一篇小说获奖后,想得最多的是,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熬两年?他的儿子就要碰撞出自己的路了,可她却没有等到。

母亲的离世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心结,他内心贮蓄了太多的歉疚和遗憾。

直到有一天,上天似乎觉得时候到了,给了他一个答案。

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我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合欢树》

如果说母亲的离世让他回归了理智,那么与地坛的朝夕相处,则让他慢慢看清了生命的真相。

02 地坛,灵魂的对话

1991年,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发表,震动了整个中国文坛。

作家韩少功说:1991年的中国文坛,即使只有史铁生的一篇《我与地坛》,那也是丰年。

《我与地坛》在浑厚、凝重中又像是有一种突破生命的力量在腾然。

它像是作者将那本该熊熊燃烧的下半生都倾注其中,又像是地坛把他四百多年的凝练和精华都加之在上。

史铁生说,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最初来到地坛,他只是为了找一个可以逃避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在草木窸窸窣窣竞相生长的园子里,他听风,看树,寻云。

他也开始了一场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古园的灵魂对话。

罗曼·罗兰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从真相到热爱,这应该是一条无比艰辛的路吧。

黑塞说:

人生最难的路,是通向自我的路。

史铁生就在这个等了他四百多年的园子里,开始了扶轮问路。

他先是思考关于“死”的问题。

瘫痪之后,他脑子出现最多的字就是“死”。

这个问题他想了好几年,终于得到了答案。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

既然死亡是每个人必定的归宿,那么何必担心,何必恐惧,在它还没有来临之前,我们何不好好享受这个长长的空期。

想明白了死,他开始思考关于“生”的问题。

生的问题,恐怕更难。

他说,这个问题怕是像终生的恋人或者魔鬼,生到什么时候就要思考到什么时候。

可是,地坛用十五年的光阴给了他最好的答案。

十五年间,他走遍了地坛的每一个角落,也结识了地坛中同他一样的孤独过客。

那里有十五年后依然还在的一对老夫妻、唱歌的青年,爱喝酒老头、朴素优雅的女工程师,长跑的朋友……

而让他最为震撼的是一对小兄妹。

有两三年的时间,他经常遇到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女孩,那孩子也就是三岁的样子。她经常在大栾树下捡掉落的“小灯笼”。陪着她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哥哥。

再后来,他们就不来了。算算应该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不来也实属正常。

然而在多年后,也是在那棵大栾树下,他又遇到了那对兄妹。

那天上午,他看见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女孩吓得东躲西藏,从那个女孩的言行可以看出,她智力是有些缺陷。

他正想驱车去阻拦,一个小伙子出现了。怒气冲冲地吓走了那群惹事的人。直到看见那个小伙子他才认出来,这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

可以想象史铁生当时的震惊。上帝给了她美丽的同时,也把弱智一同给了她。

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
——《我与地坛》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满是痛苦的人生有何意义?

地坛用时光之笔在他的心里渐渐勾勒出轮廓。

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我与地坛》

《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看全了整个世界,你便接受了世界。看全了人生,你便原谅了人生。

作家曹文轩说:

《我与地坛》像是与整个人类精神的对话与探寻,字字句句昭示“生命偶然,但不能轻视”这个主题。

这场对话关乎苦难,关乎生死,关乎欲望,关乎价值,关乎破碎,关乎重组……它引导着一个迷茫的灵魂慢慢走向更清晰更真实的自己。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那个风吹过槐树的午后,史铁生听见园神这样对他说。

03 疾病,上帝的设计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作家。

他说,这不是调侃,病魔似乎特别相中他的身体,把他当成一个肆意发挥的乐园。

青年时瘫双腿痪,壮年时肾脏又出了问题,中年时又得了尿毒症。

在我们看来,这真的是不幸的一生。

可是,幸与不幸谁能说得清呢?

没有宦官刘瑾的迫害,阳明先生怎么会有贵州的龙场悟道。

没有乌台诗案的构陷,哪里会有东坡对人生深度的思考,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最伟大的奇迹之花,往往都是绽放在苦难之上。

21岁那年,史铁生因为在陕北下乡时候受的风寒,腿疾发作进了医院。

他想,十天,或者一个月,最多三个月,他也就会像以前一样,蹦蹦跳跳出院了。

可是,在医院期间,病却越来越重。他不知道脊椎那一根骨头,对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开始祈祷。

他乞求上帝不过是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用目光在所到之处都写下“上帝保佑。

他赌咒,如果朋友送他的莲子发芽了,他的病就能好。莲子发芽了,又长了叶子,可是,他的病还没好。

命运似乎对他的祈祷视而不见,最后还是残忍地宣布,从此他的双腿瘫痪了。

定案之日,我像个冤判的屈鬼那样疯狂地作乱,挣扎着站起来,心想干吗不能跑一回给那个没良心的上帝瞧瞧?后果很简单,如果你没摔死你必会明白:确实,你干不过上帝。

——《我二十一岁那年》

他那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自己的病是世界上最痛苦的病。

可是,后来,他说,原来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其实每时每刻的我们都是幸运的。

刚坐上轮椅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像个人,昏天暗地。直到又生出褥疮,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意识到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命运想用最爽烈的手段,让他快点逼近真相。

他在病痛的不断加码中思考,在祈祷许愿赌咒发誓都无济于事后思考,这样的安排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想当年阳明先生悟道之后,他一定知道所有经历到底是为什么。

苏东坡在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时候,他也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而史铁生,在经历了同先哲们一样的心灵洗礼之后,答案在他心里也渐渐清晰起来。

**对付绝境的办法只有一个——把目光从结果移到过程,活在当下。
**
而能够享受当下的精彩,了解目的的虚无,需要一个巨大的催化剂——痛苦。

除非这样你才能甘心从目的转向过程,从对目的的焦虑转向对过程的关注,除非这样的痛苦与你同在,永远与你同在,你才能够永远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直到死神和天使一起来接你回去……在人间、在天堂、在地狱,过程都是上帝的巧妙设计。

——《好运设计》

史铁生在与病痛耳鬓厮磨的较量中,完成了自己灵魂的破碎重组。

身体还在病中,灵魂却得以重生。

王安忆回忆说,史铁生的乐观和率真,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都自愧不如。

著名的哲学家邓晓芒更是这样评论史铁生:

每个人心灵都有残疾,其实他比我们更健康。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9岁。

他大概是圆满完成了人间大戏的角色,上帝喊他回去了。

为什么在这个谈论文学已经过时的年代,这么多人喜欢史铁生?

他没有伪善的正能量,也没有对苦难虚假的歌颂。

他只是把那些漂泊着的无家可归的思绪,写出来。真实坦率。

读他,就像病友与病友之间的切磋。

一个身体残疾精神健康,一个是身体健康精神残疾。

史铁生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

一种人可以摆脱外在的一切施加,自己掌控自己快乐的希望。

他就像是上帝在人间给我们的一个提醒。

不仅是史铁生,还有苏东坡,曹雪芹,王阳明,唐伯虎,赫尔曼·黑塞……

也许上帝是想告诉我们,真正的救赎之路,从来不是向上怨天,向外尤人,而是一种向内的探索之路。

也只有这条路才能带给人真正的平静和快乐。

史铁生一直走在这条路上。

他从痛苦中看到了爱,从不幸中看到了幸运,从局部看到了整体,从桎梏的人性中看到了超脱的神性。

他在《好运设计》的最后一句这样说:

上帝爱我!——我们的设计只剩这一句话,也许从来就只有这一句话吧!

上帝此刻一定看着他也看着我们,笑而不语。

相关文章

  • 我会等到你的……

    “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情,数不完的日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要诉说。” (from 史铁生...

  • 春天要结束了,我们才刚开始

    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 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情, 数不完的日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要诉说。 ——史铁生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

  • 挥不去的阴霾,让我为你掩埋

    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 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情, 数不完的日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要诉说。 ——史铁生 五月的新夏,蔷薇正...

  • 仙女山美食美景色,那些隐藏在深处角色味香

    仙女山美食美景色,那些隐藏在深处角色味香 今天我们不按套路出牌,换个玩儿法, 跟着老司机先上车!一起去探寻那些隐藏...

  • 读《我与地坛》

    生命的斗士——史铁生 “假如世界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吗?”史铁生是生命...

  • 跟着史铁生学写作

    ——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拟题。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①母爱深沉伟大②对母亲的怀念③...

  • 鲜活的生命,鲜活的课堂

    今天授课的内容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经久不衰的文章,这篇课文,因为之前带北师大版的教材时上过至少4次,所以对...

  • 鲜活的生命

    一个没有生命的存在,只要你赋予它你的感情与信仰,他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比如:二次元,电子竞技,音乐……现在很多...

  • 鲜活的生命

    好长一段时间我是死了。死于年轻,却要葬于未来的某个日子。 长久以来,激情被忙忙碌碌、循规蹈矩的生活所累。梦想被平庸...

  • 鲜活的生命

    少年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他从来不愁吃穿,父母在外地辛苦的挣血汗钱.他从小就喜欢锻炼,身体也比别人强壮的多.没有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新版七年级语文书,去探寻那些鲜活的生命②——史铁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ms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