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做瓷器的匠人,方圆十里小有名气,出的作品不多,二年才出几件作品,想买他的作品也要等到两年后,很多收藏家都上门预约订购,他的作品个个是精品,需要不断的酝酿、打磨、反复的推敲,稍有一点瑕疵打碎重做,关他打碎的瓷器足够铺上一条街道,其中有一位农民听闻,觉得这些瓷器作废实为可惜,正好邻里乡亲缺点陶陶罐罐,于是上门寻求,你那些不要的瓷器别打碎了,能否送给我们这些乡亲们,我们用它装点东西,匠人答道:那不行,我们是搞艺术的,即使打碎也要对的起这艺术,如果把这些不完美的瓷器都送给你们,那跟瓶瓶罐罐有什么区别,匠人看到这位农民大老远的跑过来不容易,刚好这件瓷器上粘了片叶子,烧出来有点瑕疵,不过自己瓷器上绘的画挺美的,但还是需要打碎作废,那么就顺水推舟送给这位农民吧,但他有嘱托,我只送你这么一件,以后你就别来了,我是不会改变我的主意的,这位农民见状,只好拿着这件瓷器回家,农民把这件瓷器用来倒水装茶,时隔多年后,其中一名记者下乡随访,来的了这位农民家,刚好在一张破旧的茶几上看到这件陶器,上面瓶口沾满了茶渍,茶渍通过岁月的沉沦沁入瓶口瓷画中,还有树叶的印记刚好怀旧,就像萧瑟秋风般的景象重现,加上陶器精细的做工,相得益彰啊,这名记者是一名艺术和文化的爱好者,也是一名艺术和文化的专栏作家,接触过不少艺术名流,以他看来,这件瓷器摆了这么多年,沾上了人间烟火气息,还带上了浓浓的乡土味,比大雅之堂摆放的瓷器更具色彩,于是和这位农民攀谈起来,希望取得他的同意,把它带到大城市里参展,把拍卖的钱捐给这些贫困的父老乡亲们,通过这件事后,很多大城市的人莫名而来,纷纷打听制作这件瓷器的匠人下落,但始终无果,据坊间传闻这位匠人自从送农民一件瓷器后,再也没有做瓷器了,
结语:人不要去追求完美,只有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这是活力,如果都完美了还要什么完美,而那些瑕疵正是写文章的味道,如果文章中有个错别字,立马就有个人会指出来,你看这多好呀,硬邦邦的错别字还带有人气,有很多人来简书,怕没有读者,但只要有一个读者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世界上总有一部分人不喜欢你,有一部分人喜欢你,你只需找到喜欢的那部分人,那怕是写几个字也是你矫健的步伐,因为你开始行动了,写不出华美篇章又怎样,它永远不及你真实的情感表达,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在过去的社会,通讯不怎么发达,靠写信来情感交流,其中有一位识字不高,小学没读几年的小伙子给爱人写信,那个爱字不知道怎么写就用想字,想字也不知道写,就用吻字吻字也不知道写,涂涂改改,画来画去,纸张都写烂了,就这样索性寄出去了,结果他收到她女朋友的来信,
来信:土娃子,你的来信我收到了,你涂涂改改写不出字,笔痕把纸张都弄烂了,横横竖竖弄了一整页,我知道你爱我,有耐心而且爱的深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