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宜武砖塔解说词

北宜武砖塔解说词

作者: 静待花开mxy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10:09 被阅读18次

北宜武砖塔解说词

尊贵的游客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欢迎来到美丽富饶,充满风土人情的清徐县北宜武村砖塔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我们所处的北宜武村的地理位置。由省城太原滨河西路到达清徐县太茅路和清东路交叉口,再从太茅路方向南行于高花村口,一路向东500多米,就是我们今天所在的位置——北宜武村

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北宜武地名的渊源历史

北宜武,顾名思义,一个适合练习武术的地方。因陶唐时代,地处今清徐县孟封镇尧的旧址北面,又紧邻汾河流域,一年中四季分明,又是广袤的平川之地,适宜习武练兵,故而古人取其名——北宜武,作为它的地名。

说到地名,那我们今天来回顾一下它曾经所属管辖的历史。

北宜武现隶属于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管辖,徐沟镇古称徐邑,秦汉时名为附梗阳。1952年由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成为清徐县。因此这两个县的地理名称分别成为清源镇、徐沟镇。        

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的道路上,50年代末,由于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运动,因此在1959年徐沟镇被改成徐沟人民公社。此后在1972年徐沟人民公社又详细划分成徐沟公社、孟封公社、西谷公社和高花公社。北宜武村便隶属于高花公社管辖。1984年高花公社又改为高花乡镇政府。直到2001年,为加快城镇化建设,国家采取了撤乡并镇的行政政策,撤销高花乡人民政府,所辖自然村全部并入徐沟镇。至此,北宜武村便由清徐县徐沟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提到北宜武,那就不得不说说迄今为止,清徐县保存最完整的古塔,北宜武砖塔的由来

北宜武文峰塔,俗称北宜武白塔,或北宜武塔。清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北宜武村南口,为北宜武村风水塔,又名“笔塔”。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现在,大家抬头看到的这座古塔,外观为六角七级楼阁式,通高约十五米。塔身通体青砖砌筑,因塔身洁白,又称白塔。

从这座古老的建筑北宜武文峰塔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体构造简单,塔座已埋入地表以下不可见,塔檐为叠涩反叠涩七层形制,素面平身,每层叠涩三砖为塔檐,层层收分,塔顶六角攒尖式,上置仰莲、宝珠塔刹。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人所用炮火袭击,塔刹被毁,但刹座磨砖形似仰莲状,所幸保存完好。塔之二层嵌有石碣1方,记建塔之缘由。

在了解塔铭之前,让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一下塔的文化吧

据相关文献记载,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sū)堵坡(梵文stûpa),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我国称其为塔.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塔这种建筑形式也在我国广泛扩散,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它还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古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说起佛教,游客朋友们,我们都知道佛教是非常重视形象的崇拜,而塑造佛像是佛教传播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以此来传播教义,供人们来寄托信仰。塔作为藏有佛真身舍利的物件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佛的一种象征,被佛教徒们作为“佛”来崇拜,可以说塔与佛的概念在佛教中是不可分割的。佛像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出现在塔的内部和外饰中,更加强了塔的神圣地位。

早期在寺院的布局中塔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宋朝以前经常就是这种布局,连大殿都不建,塔是主要的崇拜物。在塔的建造中也处处体现着佛教的思想,但中国的佛教又与古印度的不同,有很强的本土化色彩。古印度佛教中塔的层数与塔顶相轮数相同,都是双数;但在我国由于“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即一层、三层、五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等。而塔的平面形为偶数边形,如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塔等,绝对没有奇数边的平面形式。除了构造上的原因外,其构思乃出于我国古代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数字在中国古代除了它的运算功能外,还被赋予哲学的意义。数字有奇有偶,有阴有阳。天数奇数,为阳数;地数偶数,为阴数。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要用天奇数;地在下,是方的,平面展开要用地偶数,这是中国人对数的讲究。

因此,北宜武的这座砖塔同样也不例外,从横向切面来看,属于六角边型。为偶数,显为地。从纵向去望,塔身分为七级。向高发展为奇数。又对应天圆,阴阳制衡.在佛教中,数字7在佛教中是被认作圆满的意思,七层的佛塔则是最高等级的佛塔。是古印度称七级佛塔为七级浮屠,第一层净贪念.第二层净怒嗔.第三层净愚痴,第四层净淫色.第五层净忧愁,第六层净哀怨.第七层净虚伪。文学或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说到的,救人性命,胜造七级浮屠,说明救人性命功德非常之大,大到建造七级浮屠的功德。

但随着塔本身的世俗化,塔的作用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展,因而衍生出很多很实际的用途。由于塔在宗教世界地位显著,塔走向世俗的第一步便扮演了补全风水的角色,在风水欠缺的部位建立一座塔其作用可抵一山。也就是起到镇宅辟邪的作用.

说到镇宅辟邪,现在就让我们移步到塔的另一方正东侧,请看在塔身第二层的正东面镶嵌着保存完好的塔铭,

重造砖塔记

白孔六帖云:有舍利曰:“塔,无则名支提,然经史缺如,虽散见于诸家记载者,层见叠出,亦唯曰金刚以安薙(tì)刀。阿育以储爪发,净明以藏佛骨,妙空寂灭何據(jù)( jù)云?然至若志孝之,石榴花志恩之,白狼童子亦属飘渺虚无,讵(jù)( jù)云胜迹耶。邦之坤位舊(jiù)有土塔一難(nán),稽筑自何时,堪舆云:西南位空,以艮少男之来龙,而斯塔之筑于老母地者,良以有也,特日就湮(yān)没,何重造以挽村之风气乎?于是众议纷纷,咸乐于作,爰(yuán)命圬者改造六角砖塔。斯作也,非有所谓安储藏也,非有所谓志思孝也,且不知为墖(tǎ)为支提也,不过欲遣否来泰,以补风气之一助云尔。

北宜武里七甲花户李文蕴撰并书

六社经理人:李乾(gān)吉 李景贤 李德 白忠 李之斡(wò)李钟岱 仝(tóng)勒石

大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四月毂(gū)旦

该塔铭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北宜武村的西南方向,原本就有座“土塔”,也不知道是叫“塔”,还是叫“支提”,因为书上说,里面有舍利的就叫塔,没有舍利的就叫支提,现在也搞不清了(可见当时并未发现有无地宫)。虽然考校了一下这座土塔的始建年代,但是也没有搞清楚。天长日久,土塔也荒废了。有阴阳先生说:“这村的西南方向有“空位”,会导致“阳衰”,正好这个方向有座土塔,实在太好了,不管是装有(舍利子)的叫塔还是(没有舍利子)的称作支提,我们都应该修好它,这样就可以弥补一下“风气”。众人议论纷纷,听了都赞成这样做,于是就让泥瓦匠(圬者)把原来的那个土塔,改造成六角七级的砖塔。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为了藏舍利,也不是为了怀念佛祖,更何况咱们也搞不清这塔原来的用意了,所以就当是为了弥补一下村里的“风气”而已,

撰写人为李文蕴.参与建造塔之人分别为本村李乾(gān)吉 李景贤 李德 白忠 李之斡(wò) 李钟岱 仝(tóng)勒石.于大清光绪31年即1905年农历4月吉时所作.

以上塔铭我们可以得知:北宜武村的这座塔,是因为阴阳先生的一席话,村里就把原来的差不多快塌毁的“土塔”改成了砖塔,其性质也变成了一座“风水塔”。这也是我国很多古塔性质转变的典型原因之一,具有“民俗”与“宗教”并存的性质文化.

看完正东面第二层的塔铭,该塔.最上层东北方还有一处塔铭为砖雕拼砌,遭到破坏后无法识读, 塔铭大约七个字,隐约可见第一、第五和末一字为“延...金.位”。因时代久远,无从考证.从总体来看,该塔是清徐县境内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塔,游客朋友们,该塔已于1999年十一月十九日被清徐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单位.

游客朋友们,北宜武的古塔已为您解说完毕,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北宜武古塔弥久的文化造就了民风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我: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待人接物,慷慨大方,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口虽不足两千,但土地广袤,良田3000多亩(全部覆盖灌溉网系),无山无壑,土地平坦,一马平川。村内有大片的上百年枣树林,合抱粗的枣树比比皆是。

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为2577.5小时,日照率达58%;无霜期183天;年均降水量为462毫米,大致可满足农作物所需水分。光热水资源相对较为充足的自然特征,有利于农业生产  建国以来就是三晋大地有名的粮仓,高粱,玉米,小麦,谷子,白菜,糖萝卜无不稳产高产,黄豆,黑豆,芝麻,菜籽,蓖麻都有广泛种植。80年代蔬菜大棚遍地开花,大田菜也不甘落后,茴子白,菜花,甜菜,葱,西红柿,茄子,西葫芦,生菜,油菜种植都很广泛,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化,硕果累累,目前已成为太原市蔬菜供应的南后方。

同时,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欣欣向荣不甘落后。村里本来就有历史悠久的背棍,铁棍队伍,被誉为“空中芭蕾”。有句民歌唱得好:清徐的葡萄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铁棍爱杀个人。老艺人热情传承,年轻一辈也后继有人,改良样式,丰富服装,道具,组班组队,多次在中华大地的舞台上留下身影,远到香港,大连,受过多次省市级表彰,获奖履历无数。祁太秧歌是三晋大地不败的艺术之花,是流行于当地一种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她诙谐幽默,滑稽逗乐,又富含教育意义,深受群众喜爱,老幼妇孺耳熟能详。村里有整齐的班底,道具,搭起台子就能唱,撂下扁担就能演。现在,又组建了威风锣鼓队,并获得了省市汇演银奖。看着年轻人朝气蓬勃,老年人也不甘落后,自筹经费组起了老年秧歌队,旱船,花鼓,服装道具都是大娘,大妈一针一线,一花一叶自己做出来的,充分说明我们北宜武的老人们有能耐,老当益壮,精气神十足!

游客朋友们,短短的几个小时就要结束,感谢您的到来,给北宜武村的村容村貌更充满了生机和别样的风采,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将紧紧围绕“狠抓生产,服务民生”的工作思路,目前北宜武村已被列入国家建设美丽乡村试点村,在您歇下脚步的时候,不防约上三五好友,去感受一下农家乐,品尝一下原生态的乡村文化饮食。最具出名的还数荞面制成的徐沟灌肠和徐沟豆腐干,以及当地人最爱吃的玉谷叶沾片子,糊糊、煮窝窝汤,杂粮煎饼、块垒和小米粥。在品尝惯山珍海味佳肴之后,不妨让自己的肠胃也一同放个假,品尝无污染无添加的当地小吃,其中1994年荣获山西省农业精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徐沟豆腐干硬中带韧,咸香耐嚼。您可以购买馈赠给亲朋好友。

游客朋友,今天我们的解说就到此结束了,感谢您的聆听,希望您在北宜武砖塔景区能够玩的开心,吃的顺心,殷切期待您的再次到来,最后祝您旅途愉快,再见!

B��B��*�*Vx

相关文章

  • 北宜武砖塔解说词

    北宜武砖塔解说词 尊贵的游客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欢迎来到美丽富饶,充满风土人情的清徐县北宜武村砖塔景区...

  • 砖塔

    开元古寺拜神坛, 砖塔史说万万年。 钟楼敲响六根净, 赑屃卧鼎通涅槃。

  • 砖塔胡同

    这两天是典型的倒春寒天气,又冷又干,脸上起皮。早上天阴着,中午太阳出来了,窗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样子,以为会暖,出了门...

  • 北宜禁

  • 2018-08-23

    各大功能室解说词 各大功能室解说词 编辑:小无用 综合实践活动室解说词 各位领导: 欢迎来到***学校检查指导工...

  • 衢州古韵一一浙境掠影(10)

    水亭舟楫绝,圆梦到衢州。 钟楼恨倭寇,砖塔铭春秋。

  • 看«自然传奇-----野性宝贝»

    讲故事,用解说词将观众看不懂的动作解释出来,赋予画面以精神。 很多时候,解说词的任务是描绘意境,解说词是对画面的补...

  • 西四砖塔|作者/江雪〖原创新诗(316)〗

    西四砖塔 作者/江雪 北京西四的砖塔 是北京城的一种见证 几百年来 风雨中挺立 鸟瞰北京城 每日每夜 据考古发现 ...

  • 王居士砖塔铭

    唐代书法大振,是继魏晋以来的又一个高峰。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的上层的大力倡导,特别是唐太宗李世...

  • 你知道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古地名,现在在哪里吗?(十四)

    会稽山阴 今浙江绍兴。三国时,会稽郡隶属于吴,治山阴。 夷陵 今湖北宜昌东南。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八月,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宜武砖塔解说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nk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