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是典型的倒春寒天气,又冷又干,脸上起皮。早上天阴着,中午太阳出来了,窗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样子,以为会暖,出了门才发现被骗了。有风,阳光也给吹冷了,恨不得要穿回冬天的棉衣。早开的白玉兰树下已经凌乱了一地的花瓣,紫的二乔玉兰却开得正当时。顶在枝头的一串串细密瘦小的紫色丁香花拉开了渐次开放的序幕。有朋自远方来,一起说笑着去砖塔胡同一逛。
砖塔胡同是位于西四路口西的一条狭窄的胡同。这条胡同名称的得来源于胡同东口的一个实心的砖塔。砖塔并不高,名曰万松老人塔,是为纪念万松老人而建。万松老人是金元年间的有名僧人,他的学生是元初大名鼎鼎的名相耶律楚材。
砖塔胡同之所以值得一提,不光是这里有砖塔,还因为这条胡同里曾经住过鲁迅一家和张恨水一家,而且还是老舍一部小说的背景地。
我对砖塔胡同太熟了。几年来,我已经记不得午间散步和下班之后来过多少次砖塔胡同了。砖塔胡同东头的万松老人塔实际上座落在一个院落里,朝着西四大街的院门上挂着两块牌匾,左边是“北京砖读空间”,右边是“正阳书局”。是的,这里是北京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独立书店。
院门常年开着,游人可以自由出入,进了院门正对着的就是万松老人塔。塔的周围栽种了不少的花草和果树。塔的东南角是两棵石榴树。大约前年,有一颗石榴树大结了太多石榴,或许“操劳过度”,去年开春竟然没有发芽,枯萎而死。院子里的西南角是一棵葡萄树,每年夏天枝叶繁茂形成一个凉棚的样子,葡萄架下摆放了几张桌子和一些椅子,可以品茶。不过,我极少见人在这里休憩饮茶,毕竟院子并不深,院门外就是大马路车来车往,并不安静。
院子的南北各一排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格的老房子。北面靠东的一间房子是一个展室介绍万松老人塔以及砖塔胡同的历史。靠西的两间,外间是满书架的书和条案上的几排兔爷,里间大约是老板的会客室,不对外开放。南面的房子全是书,还有一个猫咪常坐着眯觉的收款台。这里的书八成以北京为主题,绝大多数是二手书,新书全是关于北京城。
塔的周围还摆了几口土泥缸,缸里植了一些莲,养了一些摇头摆尾的金鱼。莲花静静开放,金鱼悠游不语,与宁静祥和的砖塔很和谐。
院子里最活跃的是一只猫,年岁应该不小了,每次来都能见到它。有时候在南书房的柜台上像一尊雕塑坐立着,有时候趴在门口的石头阶上睡懒觉。无论是站是坐是躺,它总能引来很多游客拍照。书店老板为此还专门为这只猫出了一套明信片。
南书房卖摆着明信片的桌子上方是一副裱在玻璃框中的字。每次来都会读一遍“你兀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这一句话。这是元杂剧《张生煮海》中的一句台词。这句台词大约是砖塔胡同最早的文字记载。
《张生煮海》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神话爱情故事。此剧写的是张生弹琴引来了龙女琼莲,二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谈婚论嫁(古时候的一见钟情之后总是进展神速),不料龙王听说二人私定终身后,克制不住那暴脾气,就是不同意这么亲事。张生为了爱情誓要跟龙王斗争一番。在一个道姑帮助下,他跑到大海边烧锅煮海。看来海水是被烧烫了,热锅里翻滚难受的龙王被迫答应了张生做自己的女婿。
张生与琼莲有情人终成眷属。
故事中张生的家童调戏琼莲的侍女梅香,也学着主人索要信物。梅香对家童没感觉,就戏谑家童说,我给你把破蒲扇,你拿回家去烧吧。谁知道家童却不明就里,死皮赖脸继续追问,去哪儿,去哪儿找你呀。梅香也不客气,直接说你来砖塔胡同派出所找我吧。这似乎是砖塔胡同最早的书面记载。这一方面说明砖塔胡同历史悠久,也说明那会儿砖塔胡同已经很有名了,就像今天的王府井、上海滩、铜锣湾之类地名吧,要不怎么偏偏砖塔胡同写进了神话故事里。
砖塔胡同古老,周边环境却既不古老也不整齐。
胡同外,四四南大街两侧店铺林立,卖各种打折清仓服装鞋帽的,卖粗劣艺术品的,开小电器商行的。要说商业比其他地方可是落后了不只十年八年。
胡同里,电线杆子上、破旧平屋檐电闸上的电线东缠西绕、横七竖八,抬头就是一团乱麻。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