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被忽视的自己#
2019年叫醒你的耳朵*听书,再出发
3/10《被忽视的孩子》
听书时间:2019年11月11日
听书进度:完成
【背景】
每个人的童年可能都曾被父母忽视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而这些忽视将影响一个人的自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将产生怎样的巨大影响。同时,它将提供相应的方法,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作为成年人,又如何疗愈曾被忽视的自己。
【收获】
第一部分 什么是情感忽视
通过依关键恋理论看情感健康,我们发现父母至少要有三个关键的情感技能:
1)父母能感到与孩子有一种情感链接。
2)父母关注自己的孩子,并视他为一个独特而独立的个体,而非自己的延伸,所有物甚至负担。
3)基于这份情感链接和对孩子的关注,父母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造成情感忽视的12种类别父母:
1)自恋型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延伸,无法理解或者顾及孩子的感受。
2)专制型父母:只要求孩子执行,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时就粗暴管教。
3)放纵型父母:“不要担忧,开心点”,与其让孩子做家务不如自己来,不会与孩子有冲突。对孩子没有要求,同时孩子也得不得反馈,就不要期待和进步。
4)离异/丧偶型父母:拼命应付生活,或消极对待生活,会造成对孩子的情感忽视。
5)成瘾型父母:造成孩子极度缺乏可预测性,形成高度焦虑;另一种情况是倾向于对自己上瘾时对孩子忽视而过度补偿。
6)抑郁型父母:对孩子缺乏能量和热情,很少提供安全感或鼓励;另一种情况是对孩子不加注意和疏远。
7)工作狂父母:让孩子感觉被轻,无法形成情感共鸣。
8)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通常会有意无意地指望着孩子来无私地帮助,孩子很可能发展成像模像样的准成人。
9)成就/完美导向型父母:强迫子女达到某些成就,拼命为孩子创造自己当年不具备的机会。
10)反社会型父母:缺乏内疚感和同情心,甚至恶意攻击。
11)孩子即父母:迫使孩子一夜成人的极端。
12)“都是为你好”型父母:每个人都是在重复自己的童年所经历的东西。
第二部分 被情感忽视的症状
1)空虚感
2)反依赖
3)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4)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满怀同情
5)负罪感和羞耻感:我到底怎么了
6)对自己生气,自责
7)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如果人们真正了解我,他们不会喜欢我)
8)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
9)自我约束能力差
10)述情障碍:对情绪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第三部分 学会正确关心孩子
1.关注并且察觉孩子的感觉。
2.努力去感受孩子的心情。
3.替他用文字表达他的感觉,并教他用自己的话表达。使情绪词汇表辅助你进行这一过程。
4.使用纵向提问技巧,帮助孩子理解产生这些感觉的原因。
5.让情绪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天使用表达情绪的语言。单是这样就能向孩子传递情绪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且激发他对理解生活中感觉这一面的兴趣。
第四部分 学会疗愈曾被忽视的自己
——认识感觉和情绪
1)了解情绪的目的和价值
2)识别及命名你的感觉
3)学习监控自己的感觉
4)接受并信任你的感觉
5)学习有效地表达你的感觉
6)认识、理解和重视人际关系中的情绪
——学会疗愈
1)学习关爱自己:将自己放在首位、调节饮食、锻炼身体、休息和放松。
2)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让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停止做你不应该做的事。每天三件事计划。
3)自我安慰:健康有效策略,如听音乐、散步等。
4)对自己有同情心:培养一个有爱而坚定的内心声音,允许自己做个普通人。
【金句】
1、如果孩子不能确信自己对父母是重要的,如果孩子经常因为自己对父母关注的需要而感到羞愧,他将会成长为一个忽视自己情感需求的人。
2、没有同理心的父母就像是在昏暗的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的人。细思恐极。
3、作为孩子,他们像小电脑一样,接受来自环境的反馈,存储在记忆中,结合各种各样的反馈,发展出一整套对自己的技巧、天赋、缺陷和不足的认知。
4、每个情绪都承载了身体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无论看起来多么奇怪。
【行动】
1、检视自己忽视孩子的行为,反思缘由,从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自我疗愈
2、心理学“依赖理论”有兴趣,下一步可再往此方面学习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