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样用不同的“人称视角”过一生?

怎样用不同的“人称视角”过一生?

作者: 进窄门的紫藤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18:36 被阅读0次
    怎样用不同的“人称视角”过一生?

    记得刚开始认识蓉蓉不久就上了她的卡牌基础了,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求一种标准,一种通过卡牌解读一个人的标准解读办法,来尽量规避来自人的BUG,包括后来我还上了一些别的课程,哪怕是朗诵课,我一直在问老师到底什么样的标准是一个好的朗诵。现在回想起来,老师面对我这样的问题一定是懵的:如果万物都有标准答案,那岂不是学会一个东西太容易了,只要在我们脑中内置芯片写满标准答案,这个世界就人人完美了。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奇葩说》,关于“要不要给孩子定制一个完美人生”的辩题。世间很多技能本领的习得,都会烙上个人的成长印记和过往生活环境。“我们的气质中藏着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也是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像对待100分的试卷有一个统一标尺一样去衡量万物的长短。所以从这两件事情上我就能够看出之前的我慢慢地活在一个“第三人称视角”中,也就是说,我在找一个普适的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思想。

    那么“第二人称视角”,是指的通过别人对我们的直接反应来自我评判行为思想。别人表扬就高兴,别人批评就沮丧。现实生活中,我很少听到别人对我的评价反应,因为我是一个挺在意别人对我看法的人,所以我做的事情说的话都会尽量表现的人畜无害。我宁肯让别人不要对我有评价,也不希望出现差评,所以这也是我在做卡牌选择的时候首牌选的“他人认可很重要”,就是说如果没有他人的认可,起码也不要出现差评,这是我的最低标准。所以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第二人称视角”也挺发达。

    “第一人称视角”是指的充分去倾听内心声音,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最近我在简书日更,我需要每天清晰仔细地内观记录内心,才可以源源不断写作。也正是因为我开始有了这么一个习惯,我发现现在的自己越来越关照内心所思所想并记录,所以我想这是对于第一人称视角的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方法。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延伸到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说在健身房我们在踩动感单车,做瑜伽,上搏击课或者撸铁,其实都非常辛苦。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像其他人一样,把这些事情做到别人的幅度强度,让自己气都不畅,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体的极限,都有不同的身体缺陷或强势区域。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充分去使用自己的身体,不要去考虑或者参照别人达到的程度,那么这也是对于自己身体的一种保护,还能促进今后更好的可持续运动。我记得刚开始练习瑜伽的时候在一个老师家里小班习练,那个时候老师讲得最多的要去“感受身体”:在做任何动作的时候,去能感受身体的某个部位会发生的拉伸或者用力,要非常集中精力而且敏锐地去留意出现反应的身体部位。然后就要非常的敏锐。这样可以对照老师的要求清晰判断自己做这个动作是不是对的,我们很多时候做动作会出现“肌肉代偿作用”,就是说动作看似跟标准动作差不多,但是只是“形似”未“神似”,我们不小心用到了其他部位肌肉来完成动作。这样只会完成肌肉过度使用和该使用的没用好。那么这里就强调了我们要非常敏锐的去感受自己的感受,也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不好意思,我又要开始“第三人称视角”了,怎样算是比较科学或者均衡的人称视角应用呢?

    我想应该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充分识别自己的各种小情绪带给我们的木马提示,先解决内部问题。再走到外面看看,“关心一下粮食和蔬菜”,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世上的人们怎么想?看看外面的人们怎么解决他们的木马问题,给我们带来什么提示?也可以听听他们给我们的建议,当然最后决定的是我们自己。

    黄小琥的《没那么简单》很应景:

    不用担心谁 也不用被谁管
    感觉快乐就忙东忙西
    感觉累了就放空自己
    别人说的话 随便听一听
    自己做决定
    不想拥有太多情绪
    一杯红酒配电影
    在周末晚上 关上了手机
    舒服窝在沙发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用不同的“人称视角”过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ob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