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都离不开培训,甚至终身学习。
但是,曾几何时,由于培训与学时挂钩,学时与年度考核挂钩,培训的形式远远超过了内容,甚至有的培训退变成仅仅是为了混足学时的工具。
我个人以为,培训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应该好好争取与珍惜。
由于被“借用”的尴尬身份,成了培训两不管人员,原单位和干活的单位安排的培训,尤其是外出的高层次培训,好像都与我无缘。
唯有自己出钱,请著名书法家冯泽松老师每月一次的书法高研班培训,已经坚持了近五年。
上一周,有一个对口的“国培计划”项目,安排书法骨干教师到重庆师范大学的培训,而且这个选派具体人选的工作,交到了我们熟悉全市书法教师情况的高研班同事手里,因为教师工作科对书法教师的真实情况不了解,没她清楚。
同事通过左右权衡,精挑细选了十个真正书法骨干教师名单,报给了教师工作科。
结果第二天一问,我和这位同时自费在书法高研班学习的同事,都被领导给删了,重新换成了领导认为的书法骨干教师。理由是,我们都在局机关上班,不是一线教师。
这个理由对我这位同事适用,她是教育局的正规在编职工;但用来对我,实在是天大的冤枉,因为我本身就是一线教师,是工作需要抽我来专班干活,多次要求回去,领导都没批准,有机会外出培训,却把我当机关工作人员看。
我真觉得到手的培训机会又失去,于心不甘,就请了学校校长去跟局领导解释这个情况,想争取这次难得的对口专业培训机会,但终没有挽回,非常失落。
不过,对待培训机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对待的态度千差万别。
就在我失去培训机会的时候,却有老师在浪费难得的机会。
今天另一位书法高研班的书法教师来办公室说,寒假就开始的省厅开展的书法教师专干网络培训,已进行三个多月,本月23日就要结束了,但本市参加培训的22人中,竟然还有3位“专干”老师没有开始学习,成绩还是零分。
跟踪问其原因,都说忘记了,真有点笑话!
看来,培训机会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