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连载】
【2007年10月】
尽管,如今的重庆,道路已是四通八达,高架桥(路)遍布,人们出行非常方便,但还是有很多时候需要爬坡上坎,外地人也常说重庆:“上半城、下半城,上上下下走死人,爬坡坡,梭砍砍,重庆地无三尺平。”因此,山城的“棒棒军”们也不时可以见到。瞧,主顾在前,“棒棒”在后:
在通往朝天门码头的很徒的坡道上,我遇到了几位“棒棒”,与他们攀谈时,我同他们侃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可以很方便地拍照,表现这些“棒棒军”们的勤劳和质朴:
在重庆,各处都可见到“棒棒军”们的身影,常常被我采取“偷拍”或“抓拍”的方式记录在相机上。瞧,他们正在望眼欲穿地等待顾客,而那往往只是路人,只留下一些失望和无奈,一些不甘心。
下面这两张抓拍的照片具有动态连续性:行人走过,棒棒军们都把他们当做潜在的客户,渴望的眼神令人感动;行人真的走过,不是客户,小伙子转过头去,期望那人还会回来;而那位老哥刚提起的精神头一下子没了,疲惫袭来打起了哈欠。
当然,也不免被“棒棒军”们发现。这不,这个慢门曝光瞬间“震”住了的“棒棒”,反应过来后直嚷:“嘿,我是有肖像权的哦!”瞧,真逗,农民朋友也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肖像权”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