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已经多到学不完。
但是那些大牛们好像总是在读海量的书,聊一些你完全不懂的概念。
同样是24小时,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其实这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认知效率的问题。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
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牛人真正的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所以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
那应该怎么做呢?
1、极其功利的少读书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的最近发展区。简单的说——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你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适合的认知材料。这样一来,读的东西会少很多,基本解决了知识太多的问题。
2、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如果比作爬山——
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
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
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说,学习力增强了。
很多人天天学习,学习力却没有上升,以为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其实是心智提升类书籍读的太少了。
其实真正提升你的东西,并不会让你那么舒服。
学习,需要你根据认知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
提高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属于“攻读”——需要有大段的时间,系统的阅读。
知识类阅读的目标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性学习。
娱乐性阅读,主要用来放松和陶冶,认知资源可以很低——放在累的时候翻几页,换换脑子。
3、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好的方法是先选书——先看书评,比如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英文版亚马逊的评论,平行比较几本书,选择一本。
然后再看目录,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读。
最后再看具体章节。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
有了目的性、认知资源以及带着问题读的三个筛子,要读的书应该少75%,阅读速度至少会提升一倍——不会有太多知识烦扰你了。
人的大脑是一个认知吝啬鬼,本能地选择最简单,最不耗脑子的方式进入,那就是拿起一本大家都在看的书。
选择延迟满足——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进入,就这三步,跑赢90%的人。
好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