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感悟:樊迟是孔子的弟子冉求的部下,后来也拜入孔子的门下,但是悟性不高,每次孔子回复他的问题都比较具象化。
樊迟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智慧?一个是什么是仁?孔子分别展开说明,朱熹对回答的注解是“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只管人事该怎么办,对那不可知的鬼神,敬而远之,别为鬼神所惑,就是知。
而对于仁,孔子从三个层面进行解答。第一层,简单地说,是先干活,后拿钱,就是仁!你先把责任承担起来,把活干了,再想获得什么回报的事。
第二层呢,要求更高,就是冲锋在前,领赏在后。难事你争先,评奖金的时候你躲在后面。
第三层,做事的时候别老惦记着回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全力以赴把责任承担起来,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你先让人民富起来,再使唤他们。
员工要想着先其事后其食,老板要想着先其食后其事,后其事之后还加其食,这就是儒家的“劳资关系”——劳动模范和最佳雇主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