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综艺节目,忽然屏幕上弹出一“怂”字,官方配图××怂了。这不就是说谁谁软弱低头认输了么?之前没写过这个字也没感觉,突然发现这个字不就是“从心”吗?为什么从了心还是软弱呢?难道在现在不是件很勇敢的事吗?就赶紧去问下度娘,原来知乎贴吧已有不少大侠,有说怂恿别人让别人从心,有说心上突然多一人受了惊吓……还有人一本正经:其实是一姑娘一先一后、一左一右遇到俩心仪男生,不然怎么会一人大一人小,一人靠前一人稍后呢……
大侠们众说纷纭,各显神通,不过笃定的一点是,这是个别字,正确的软弱认song应该是㞞(sóng),而从心的song读三声,因为一般二声的字打不出来,大家就都习惯性的用三声的代替了。
说到这儿就想到五年级那会儿,大字还不识几个,却要在考试中应付各种生字怪字,其中有几个字至今记忆犹新,老师说“不正”就是“歪”,“心上心下”就是“忐忑”,我第一次知道汉字还是可以这样读的。后来高中文言文的时候,老师也会给我们在黑板上大大的写出一些字的甲骨文、小篆等字体,讲述它的由来它的发展历程,如屋里有女即为安等等,大家都是如痴如醉,不得不感叹汉字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田因心而思,今因心而念,从了自己的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