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统一天下后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宗室以期分镇天下。但是由于诸侯国的权力过大,爆发了持续数年的七国之乱。随着汉武帝推恩令的实行,诸侯国的威胁基本被解除。但是郡国作为皇室存亡继绝的一种手段和对宗室的福利保留了下来,并在王莽篡位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光武帝刘秀就是从借助宗室的力量,通过兴复汉室的口号最终取得天下的。所以在东汉王朝确立后再次保留了郡国并行体制,直到东汉灭亡。
分封的历史背景
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才用了郡县和分封双重体制(因为有人认为秦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郡县制)。依照刘邦的雄才大略这并不是主要原因,设置分封诸侯的原因还是和家天下有关。
其实所有的帝王可能想法都差不多,都是为了巩固自己家天下的统治。刘邦和后来的朱元璋这两位出发点都差不多,都是在郡县制基础上实行分封制。一方面作为宗室分镇四方可以起到监察的威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王朝的危急时刻可以对中央王朝进行支援。
七国之乱形势图但是起初给予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了,人事任命、军队、征税、铸钱都有。这相当于一个个独立的王国,所以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地逐渐成为尾大不掉之势。尤其当汉朝有削藩的想法的时候,诸侯国先发制人,七国之乱爆发。
在平定七国之乱后,中央王朝也一直在想办法来消除这个威胁。到汉武帝时期提出的推恩令,让诸侯国是哑巴吃黄连再也无法保持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只能一步步地萎靡。但是即便是萎靡,分封的第二个属性还是有必要保留的。当王莽篡位的时候,作为宗室之一的刘秀就顺利地在兴复汉室的大旗下复汉成功,建立了东汉王朝。
郡国并行制在东汉的延续
虽然西汉的诸侯国通过推恩令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是那更多的是军事等敏感问题上的。经济上并没有受太多的损失,当有天下逸动的时候汉朝分封宗室很容易凭借血缘身份与地方豪强联合迅速发展壮大。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郭圣通的联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刘秀也是通过联合豪强经过征战平定天下的。
王莽在篡位后,积极削除西汉宗室的势力。很明显,西汉宗室不会束手待毙。此时分封诸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刘秀只是一个例子。虽然已经落魄但是宗室的身份还是很重要的。而郭圣通的母族也是出自真定王室(也出自西汉王族),所以刘秀和郭圣通的联姻迅速恢复实力加入角逐天下当中。
既然如此,还有这个好处,那么东汉王朝建立后自然会对郡县和分封的双重体制予以保留。但是刘秀吸取了自己建国的教训,还是对分封制做了一定的限制。首先就是王国降级为郡国,大的封国食邑不过一个郡,小的封国食邑不过一个县。威胁已经大大降低,而且封国的地方武装仅保留少数还操持于郡守手中。
刘秀再说刘秀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的东汉王朝,自然大部分政治架构都沿用西汉时期的制度。所以东汉按照近支远支进行了分封,东汉时期的封国有赵国、齐国、北海国、泗水国、淄川国、中山国、城阳国、东海国、梁国、淮阳国等等刘氏诸侯。
在东汉王朝末年,中山靖王后人刘备差点就复制了前辈刘秀成功的过程。刘备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团结力量。但是这时候汉室已经不像刘秀时期那么得人心,所以最终也仅仅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分封制对稳定汉朝的政权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就是在汉朝一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还是对藩王做出了积极的防范。所以西晋的分封只造成了大乱,而明朝的南部的藩王不团结,否则南明的政权国祚不会这么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