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大多数都是靠心理学消费……
前几日,去了一趟重庆。
当时导游额外卖了一个套票
25元的玻璃眺台和40元的喀斯特地质博物馆……
导游并没有重点介绍喀斯特地质博物馆,而是告诉了我们玻璃眺台可以看见整个山体的全貌以及悬棺的位置。
对于这一点,我很好奇,我特别想去看看悬棺的高度以及如何吊上去的。
当时对于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导游并没有重点介绍,只是介绍了喀斯特地质的行成以及对于喀斯特地理的了解。
我并没有听清楚,但是一心想25元的就还可以了,别说40元的景区了,一定还是稍微凑合的。
不知道是景区特别利用了这一点心理学,还是无意中使用。你总会觉得40元的景区从价格上比25元更靠谱。
然而,去了喀斯特地质博物馆除了冷以外,并无任何感受。
40元绕了一圈,花了8分钟,一溜烟的功夫,我就跑出来了。
40元并不比25元靠谱,可是,听了25元的介绍,你就莫名其妙的觉得,如果40元的你今天不去,你就亏了,白来一场。
地质博物馆也许是成本价最低的,一些展品,一次性消费。再不想去第二次。
我在想:如果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的价格略低于玻璃眺台,可能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就无法吸引外地人的消费。
别人不可能会因为便宜而去消费,只会因为划算而去消费。
很多年前,我在家里卖鞋子。
爸爸买2双送3双鞋子,都是便宜的雨鞋,和今天薇娅主播的销售套路是惊人的相似。
大概也是利用划算的心理去消费吧。
……
我时常也去买折扣商品,喜欢是第一,折扣也占了一大部分心理因素,总怕自己吃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