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立足到底有多难?

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立足到底有多难?

作者: 5dd7d9ea49ec | 来源:发表于2021-12-16 20:33 被阅读0次

    尽管农村出来的孩子,上大学时几乎都是到处打工,大部分人的学费有一半是自己打工挣来的,但是很多农村孩子读大学还是掏光了家里的老底。

    尤其70、80后的农村孩子是什么都赶上了。上小学中学,国家说是义务教育,结果都是要自己掏钱,时不时还来个乱收费。于是,父母刻苦种地,到处借钱,过了这关。

    好不容易考上个大学,国家要教育产业化,收费又是高得离谱,只能到处打工,又过了这关。

    辛辛苦苦熬到大学毕业,结果大学扩招,大学生遍地都是,很难找工作。即使找个活儿,也工资不高,除了吃饭租房,还要时不时的给老家的父母寄点钱。

    工作没几年,又到了结婚年龄了。房子呢,又高涨,指望家里是不可能的,于是拼命工作,身体也大不如前,可是挣的钱对买房子来说是杯水车薪。

    谈到以后,还有父母要养老。虽说国家现在对农村的老人有养老社保这一说,但是每月一百来块钱还不够买个感冒药的,最后还得靠孩子。农村孩子虽然自己压力也很大,但是如果不给父母寄钱,老觉得对不起父母。自己活得很累,生怕生病,病了治不起。

    唉,这个社会不知道怎么了?农村的孩子很努力的读书考上大学,很努力的工作干活,很想靠个人奋斗改变生活,可是搞了这么多年,很多人觉得条件是变了些,但是改变不大啊!他们依然在城市里没法立足!

    一、农村大学生在城市里立足很难

    农村大学生要想在城市立足,首先必须解决在城市的就业问题。而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摆在了眼前,从统计数据看,相较城镇户籍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度更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2008~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不含博士生)中未实现就业的为20.7%,其中,29.1%来自乡镇,25.7%来自农村,而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仅为13.2%。

    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依然困难,部分毕业生受困于经济压力而仓促就业、低水平就业。农村大学生仍处于系统性弱势地位,多重因素削弱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力”。

    那么,农村大学生他们为什么比城镇大学生就业更难?

    一、农村大学毕业生经济压力大,发展的迂回空间小,需要立即工作赚钱。“就业等不起”,迫使他们在薪酬待遇、个人发展方面一再降低要求。

    二、农村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偏重应试,即使完成了高等教育,也在综合素质和个人自信等方面存在“短板”。

    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削弱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力”。共青团北京市委抽样调查发现,优质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且越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差异越明显:在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中,非农业户籍学生比例均超过四分之三;农业户口学生更多地集中在大专院校中,比例达到35%。

    四、农村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往往寄予厚望,这无形之中也给学生本人增加了心理压力,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易诱发学生的心理异常与行为偏差。

    二、农村大学生为什么在城市里立足很难

    高考扩招之后,农村孩子想要考上大学,比过去容易多了。倒退20年,很多农村都没有高中生能考上大学。现在,每年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很多人发现,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兜兜转转往往还是都回到了农村,很难在城市立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想要在城市立足,不仅仅需要学历,还需要资源

    有的农村家长,在自己的孩子当初考上大学的时候,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的孩子从此就成功跳出了“农门”,以后就可以当一个城市人,不再在农村受苦受难了。可是,这种想法被证明仅仅是一厢情愿。农村孩子进城读完大学以后,想要在城市立足,还是很艰难。虽然说,在学历上,他们已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了。可是,想要留在大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还需要有各方面的资源。比如,家长能不能给孩子在城市买房?如果不能,孩子的生存压力就很大。

    2、农村大学生和城市的隔膜,四年学习时间不足以消弭

    农村孩子和城市人之间,有着很大的隔膜。虽然说,很多农村大学生经历了4年的学习生活,对于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在不断融入城市,但是,4年的时间,并不足以完全消弭掉农村人和城里人之间的隔阂。如果很难从心理上接受城市,或者说,很难被城市人接受,想要真正在城市中扎根,难度可想而知。

    3、很多农村大学生父母希望子女毕业后回乡发展

    也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父母,并不希望子女在城里发展,因为他们明白,孩子们为了留在大城市会很拼,付出太多,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与之相比,回到家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考老家的公务员、教师,端上铁饭碗之后,生活的稳定性更强。因此,受父母的影响,一部分农村大学生也倾向于回乡发展。

    4、在城市找到铁饭碗难度更大

    很多农村大学生没有在城市留下来,就是因为想要在城市找到铁饭碗,难度比回到农村找铁饭碗更大。现在,基层大量缺乏人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可是,如果想要留在大城市,找工作的竞争非常激烈,压力非常大,农村大学生不一定有优势、有机会。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是导致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回乡的原因。

    三、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立足到底有多难

    这个社会一次又一次地把这样一个现实摆在你的面前,那就是,有些人一出生,就可以获得别人一辈子奋斗都可能得不到的东西,不只是钱,而是基于有钱,他们可以获得更优渥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机会,和更多实现自己的可能。

    大城市里富裕家庭已经开始对孩子进行双语教育、国际教育、素质教育、情商教育等等教育,而落后的小地方,我们每天还在刷题刷题刷题,除了刷题什么都不会,甚至有些人,连刷题的资格都没有。等将来他们到了社会上,你就会发现,富人的孩子可以从思维到性格,从学历到能力,全方位地去碾压一个穷人的小孩。

    而比这更残忍的是,由于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那就是资产的增值,把工作劳动所得的收入远远地甩在后面。换句话来表达这个意思,那就是,一个普通人辛勤工作二十年所得到的可能还不如一个人在北京卖两套房多。

    1、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真的很难在社会立足吗?

    如果说60后70后他们的生存竞争是艰苦的,那么80后90后的生存竞争则是让人焦虑的。阶级固化、房价暴涨、教育资源抢起来那么激烈,一个一无所有的奋斗者,在这个社会上所面临的对手,并不只是一个优秀的个体,而是他们整个家族,包括那些在这个社会上占据了重要岗位的有资源、有能力、有人脉的60后父母,还有一堆很牛的叔叔阿姨们。

    试问,我们凭什么在这个时代可以去超越他们,又或者说,我们怎么做,才能够超越自己的出身。如果说答案是勤奋、勇气、信心,你们会不会觉得很可笑。

    曾经的一篇演讲叫做寒门贵子,这篇演讲据说在网络上有近一亿的点击量,也就是说,在中国,我们就是别人口中的那种毫无出路的寒门大学生,就是那种在城市里面一无所有的漂泊者,但是说实话,我们没必要觉得害怕,我们也没什么好怕的,本来就是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来,所以也不害怕失去什么。

    2、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立足到底有多难?

    不管你生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也不管这个社会上的竞争多么激烈,我们每一个人,面对自己的人生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向上,一个选择是向下,而我们的选择是笨拙的、辗转腾挪一路向上。我们没有上名校附中,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学前辅导班,更没有拿过一堆的奖。但是,我们一步一步地从农村考到县城,从小城市考到大城市,花了十六年的时间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我们要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错的,是大错特错的。穷人的孩子未必是自卑的,未必是短视的,也未必是没有未来可言的。环境凭什么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是人,我们有头脑可以去学习,我们有双手可以去改变。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面,无论你是男人、女人、穷人、富人、残疾人、又或者是健全人,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出身,也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更不管你有没有得到一些得天独厚的机遇,我们每个人都有权生存,有权工作,有权活出自己,有权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所以我们不着急,不着急成功,也不必要着急去放弃这种权利,去放弃肩膀上的责任,和放弃自己的命运。就拿那些看起来毫无作用的东西,比如勤奋、努力、信心、自信、上进心,去打破这个阶级固化的社会,去抗衡教育带来的不公,去用天真的理想,扭转命运的残酷设定。假设,我们不能赢,那也没有关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可以活成一个值得自己尊敬的人。

    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又或者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老天爷决定的,我们没办法选择,但是顺不顺从这个决定,是我们选择的,老天爷说了都不算。希望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从农村出来的穷大学生,都有勇气去选择,永远不顺从、永远不认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立足到底有多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av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