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稀缺”
穷困之人永远缺钱,
忙碌之人永远缺时间。
为什么?
1.“稀缺”俘获大脑,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对一样东西稀缺时,就会对它全神贯注,而忽略了其他,做出潜意识的行动,影响决策和行为方式。
比如,非常饥饿的人潜意识的层面一眼就能认出蛋糕,它的关注点只有蛋糕,无论人此时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俘获大脑,其它的东西会忽略掉,比如蛋糕的价格、味道、性状。
2.“带宽”的容量。
也是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的问题。
比如,我工作没做完,就会老想着这工作,做其它事时便会心不在焉,集中不了注意力。
但有的人,边开车、边处理工作,两不误。不提倡这种事,只是举个例子,有的人能做到“一心二用”。同时可以做两件事的人自然比只能做一件事的人效率高。
(1)专注可以让人在一件事上获利,但也有目标抑制作用,导致“管窥”,忽略地其它重要的事
比如,你只专心在做菜,而忘了洗菜盆那边还开着水龙头。
(2)带宽负担降低人的智商。
你只去专注一件事时,比如总是去想我怎么这么穷,有钱多好啊……容易掉那个认知有限的圈圈里,专注与当下需要做好的事无关,越没钱越去梦想,越只梦想不去行动越没钱。
怎样走出稀缺?
规划和管理好“带宽”!
(1)节省带宽
比如,步骤特别繁琐导致出错率高,那就把步骤想办法简化或打造成模式,提高正确率。
(2)构建余闲
将计划留出一部分应急或备用。
比如,读这一章书,正常需要30分钟,那就预备40分钟,以应对难懂的、需要查询的、需要记录东西的时间。
举个例子,去医院看病,拉肚子,正常开个药100块钱就够,你得多拿点,以备医生需要另做检查
(3)将有效的带宽最大化。
比如,工作时间越长效率越低,事越做不完越延长时间来做,是恶性循环。不如休息好睡个好觉,换换脑子思考一下怎样提高工作效率。
(4)将重要的事拉入“管子”
做重要、紧急的事
有些事60分足够,将有限精力分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