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读|王鲁彦先生《灯》

品读|王鲁彦先生《灯》

作者: 安粟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08:20 被阅读0次

文章开头就是一连串的充满悲伤、压抑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奠定了此篇小说的感情基调。

第一遍读的时候,我没有读懂,不明白为什么那么消极的要离开人世,为什么妈妈的角色是那么的苍老、瘦弱,为什么母子之间的心融合后妈妈恢复了精神,而自己也愿意做“人”了。

但是在第二遍读的时候,我好像懂了,是有心的人在这个世上活的太痛苦了,太愤怒了,以至于厌世、想逃离,但是这样是对不起呕心沥血将自己带大的母亲的,那个为自己熬干了骨血、熬白了头发、熬尽了心血的母亲,是自己永远割舍不下的存在。那就将自己的心全部奉献给母亲,留下躯壳来感受这个世界,放弃自己的思想,如行尸走肉般的在人世间好好做个“人”。

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有些偏激,但是从中读到了这个不能容下人心的社会会使得热血青年心灰意冷,会使得他们不断地想要逃离,但是却又被亲情这道枷锁束缚着,捆绑着,不能逃离,只好将心留在家里,留给爱人,躯体留给社会。

文章中的细节刻画极其生动,使我读起来有毛骨悚然之感,而“灯”散发着暗淡的光亮,默默将这一切的场景收归眼中,体现出这个昏暗压抑的环境,同时作为第三视角,旁观我整个心路历程的转变,知晓自己“不再灰心了,我愿意做‘人’了”的原因,所以为“我”悲哀,在“母亲微笑了。母亲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母亲的眼前露出了无限的希望。”的时候,“灯”不忍见那微笑,渐渐的惨淡了下去……

而且回环复沓的表达方式,营造出悲愤痛苦的氛围,这氛围表达了作者既憎恨现实又不敢面对现实,只好逃避现实的愤怒和悲伤交织的内心痛苦。作品有相当多的独句段,和诗歌形式很相似,有些意象和场景反复多次出现,这种语言表达颇具诗的韵味。所以使得韵味留长。如孩子不止一次地对母亲痛苦地发问,母亲和孩子的哭泣,窗外摇荡的树和潇潇的雨;还有母亲“如丝一般的乱,如霜一般的白”的头发和“如柴一般”消瘦的颈。这些多次再现的场景,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除此之外,具有科幻色彩的超意识流的叙述方式。作品写到母亲的泪和“我”的泪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条可以让“我”溯流而上走进母亲心坎的河,看到了母亲心的枯萎,终将自己的心还给了母亲,使母亲得以微笑。这很不一般的想象把作者思想意识的流动具体地化为一种超现实的场景,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相关文章

  • 《柚子》王鲁彦

    鲁迅是王鲁彦的老师,或者应该换句话说王鲁彦是鲁迅的迷弟。上世纪20年代,为了在北大旁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程,曾...

  • 王鲁彦:《父亲的玳瑁》

    在墙脚跟刷然溜过的那黑猫的影,又触动了我对于父亲的玳瑁的怀念。 净洁的白毛的中间,夹杂些淡黄...

  • 《父亲的玳瑁》王鲁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6课《猫》课外阅读 在墙脚跟刷然溜过的那黑猫的影,又触动了我对于父亲的玳瑁的怀念。 ...

  • 五月绘本阅读记录7

    2022.5.16 周一 晴 《巴鲁波去散步》 【日】丰田一彦/著绘 小熊/译 故事开头 这是鳄鱼巴鲁波先生的家。...

  • 癸酉论道—品读王金玉先生的水墨福娃

    癸酉论道—品读王金玉先生的水墨福娃 沈癸酉 著名画家王金玉先生除了画“水墨钟馗”,还画“水墨阿福”。我们知道“钟馗...

  • 读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菊英这个小女孩儿死了,死于白喉病。 她本是可以活的,只是由于害怕西医治疗,再加上母亲的溺爱和迷信,错失了宝贵的治疗...

  • 鲁先生

    鲁先生很宅,家里也没什么客人来,与外界的交往基本上存在来往的书信。 鲁先生的书信是本人亲自去接收的,那个清早八九点...

  • 初心 5

    5 “王鲁啊,王鲁你真是鲁[1]啊!你干什么呢?”李文祥叫住了王鲁。 “师傅?您怎么来了,师母好些了吗?”王鲁问道...

  • 绘本讲师训练营【54期】10/21阅读原创——《鲁拉鲁先生的自行

    54020陈阿芬 书名:鲁拉鲁先生的自行车 文/图:伊东宽 译:蒲蒲兰 鲁拉鲁先生系列里,《鲁拉鲁先生的自行车》是...

  • 友彦先生

    很多年了吧,有一回回老家,妈妈突然跟我说,友彦先生过世了,当时怔住了,谁都会死,我们生下来就开始向死亡迈进,然而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王鲁彦先生《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de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