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龙逄故里——龙相村,古时此地称龙城,村东原有一座大墓,墓前有祠,那就是夏朝末年中国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此地松柏遮阴,庄严肃穆。可惜后来连年战乱,加上黄河水淤积,到清末竟荡然无存。
古代有善养龙者,故有豢龙氏,关龙逄为古豢龙氏的后代,也称豢龙。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搜刮民财,不理朝政,专宠妺喜,寻欢作乐,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作为夏朝的大夫、贤臣,关龙逄实在看不下去夏桀的暴行,他多次进谏,要他关心百姓和国家,并说:“作为人君,你要谦恭待人,对人臣要互相敬信,要爱护人才。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安定,社稷宗庙才会稳固。像你这样,赶走自己的宗族,辱没自己的旧臣,轻其贤良,丢弃礼义,用财无度,杀人无数,老百姓都想让你早点灭亡。人心已去,老天也不会保佑你,这样很快就会亡国的。”但夏桀根本听不进去。经过长期思考后,关龙逄决定以献黄图,进行死谏。黄图,是一种关于地舆、陵庙、宫观、明堂等事的图画,借此说明当前有亡国的可能,形式甚是危急。他到夏桀居住的王宫,献上黄图,说明来意,立而不去。夏桀很不耐烦,便烧毁黄图,囚禁关龙逄,还把他处以炮烙之刑。夏朝灭亡以后,后人把关龙逄的尸骨安葬于家乡龙城,因关龙逄官居相位,后改龙城为龙相。也有另外一个传说,夏王杀了关龙逄之后,最终走向了亡国,才悟出关龙逄的忠谏是多么重要,忍不住想念他,但又不便说得太明,就把“心”去掉了,于是“龙想”就变成了“龙相”了!
明代龙相人掘地得一石碑,长约3尺,宽1尺6寸,字径6寸,碑中有四个古篆字曰“一片忠肝”,不知为何代所刻。明朝时期,人们十分敬仰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屠戳的忠臣,便将他和商末因进谏被商纣王剖心杀害的比干一同纪念。在长垣南关修建“双忠祠”,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号称“十才子”的李梦阳,撰文写了碑文。李梦阳在碑中对这两位夏商两代以死谏君的忠臣表现了无限的哀思和敬仰。因为李梦阳文章写得好,字又写得好,《双忠祠碑》堪称一绝,再加上两位忠臣品德高尚,故人们合称此为长垣“三绝”。
号称江南七才子的邑人郜焕元,曾赋诗进行赞颂。诗曰:“劲草堂前古柏垂,双忠遗留使人悲。欲知直节匡前代,更读中原三绝碑。”关龙逄的墓祠及双忠祠,虽然不存在了,但关龙逄的忠君爱国、勇敢无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如今,后人为了纪念关龙逄,特建了龙逄公园和龙逄学校,二者一脉相承,都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龙逄精神与龙逄文化。
龙逄学校通过介绍和关龙逄有关的图片、诗词、事迹等,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和家乡文化,结合自身实际,通过“龙逄学校三字经”“我与龙逄共成长”“龙逄读书会”“龙逄故事会”“爱在龙逄”等活动,传承龙逄文化,激发家国情怀。龙逄学校的孩子们还会定期到龙逄公园做志愿者,植树浇水,做环保小卫士,为游客讲述龙逄故事等,让文化的种子在人们心中发扬光大。
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传承龙逄文化,弘扬龙逄精神;讲述龙逄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