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了法齐娅.库菲的《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书中有她写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活着,是有使命的。
战乱、阴谋、暗杀、贪腐。
一个女人向我们昭示了,信仰在乱世中的强大力量!
这是写在此书封面上的三句话。
读书的过程中,数度热泪盈眶。
通过法齐娅平静的文字描述,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乱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黑暗、恐惧、绝望。而在这浓重的黑暗中,看到阿富汗人民对信仰的坚持,人性的美并不曾被炮火和鲜血掩埋。
“在炮弹横飞的街上,一辆出租车司机正在往车上装尸体。他浑身是血,可惜无暇顾及这些,汗水浸透了衣衫,他还想往车上再多装一具尸体,在伊斯兰教里,人死后越早埋葬越好。司机或许想都没想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他只是认真地做这件严肃的事,仿佛他装的是一袋袋的大米。”
在战乱中,法齐娅一次又一次躲过了死亡的威胁,她认为真主让她一次次活下来,是赋予她使命的。她也坚定地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死亡的威胁,战乱的恐惧,家人的逝去,都不曾让她失去对生活的热爱。给女儿的信中,她写道,“记住,无论环境如何,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庆祝的”。
“如果将来有一天,当恐惧占据了你们的心,使你们失去了斗志,那么请你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放弃不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奋斗!我们幸存!我们永存!”
法齐娅.库菲,作为阿富汗的女性,冲破了重重阻力,争取到自己受教育的权力。而她,也正是靠着学习获得的智慧和勇气,改变着挚爱的祖国,改变着阿富汗女性的命运。
总是有一些人性的光辉,闪耀在黑暗的世界里。
就好像浓雾弥漫的黑夜,迷失在路上,蓦然抬头,发现有一颗闪亮的星,指引你的方向,给你希望。
这颗星,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本书……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说:"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你还在追求个人的板块,你还有不满足,你还在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但不代表没有黑暗和恐惧。妥协,还是抗争?
你会怎样?
让我们读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