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静守藏经阁,通览各类药书典籍,阅记其中每种草药之物貌形态,后再到道观药室寻实物对照参看,辨别识记各草药暗隐灵意之线纹,嵌配药书所记药性功效,深记脑海之中。为加强灵意线纹辨记,遇有得空自己便外出道观,寻入附近山中,实地辨识观看,其间还数次与明心道长一客友相遇,那客友神态冲和、面色清矍、年纪较长,道长称他李神医,近来时常到道观与明心道长谈医品茗,我服侍左右故对其知熟。
数次相遇,他得知我为辨记草药本性求实观鉴大感惊异,与我闲聊谈述时,便教我如何通过观察各类草本木植的形貌样式,论断其本性,推理出功效,他对各类草药本性之精通熟识如数家珍,其见解多独辟蹊径,如拨云见日令我受益匪浅,心中更对其无敬服,后向明心道长呈述,道长听闻只是微然一笑让我勤问多学,对自己早晚抄经练拳常嘱常戒,其余空闲,全由我自行做主,并无责约。
药书中所记一些生长在高寒酷暑之地的珍稀药材,在道观周围山中难以寻采,而长春观内一隐秘处却多有收纳储藏,那便是观内禁地炼丹阁,是为明震道长掌管炼丹之所,其内收藏有无数珍惜药材,为求实辨观,自己便借探望哥哥之名摸去寻识。
炼丹阁非常幽蔽,在长春道观右方后区,共有9个房间,呈九宫格形分布,炼丹所需物料分为丹石、肉物与草本,因草本物类众多,分占四房储藏,而丹石、肉物(即各种矿石、昆虫、动物风干尸器脏)各储占两间,而整个炼丹阁正中最大一间即为炼丹房,这里从早到晚炼丹不停,每日均是丹香四溢。
兄长与我入观已是一年有余,他习武天赋极高,明震道长所授各种拳脚刀剑武艺,他跟习两遍即能掌握,练后月余就能纯熟,一季时当能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深为明震道长之喜爱,更让观中群道艳羡,一年之时,哥哥已将明震道长拳腿刀剑上的武艺学之四五,道长见哥哥如此勤学善成极是满意,后接继慢慢教哥哥炼丹法术、道法习学与修炼内丹,全没想到哥哥不仅习武天赋异禀,对道门习修也是得心应手,各种斋醮、炼丹与道门教义,他学后便能知记运用,内丹修炼,在明震道长教引下更是迅猛提增,拳法刀剑外练时,招式间已隐含风雷之声,而龙虎之气,其十步之外人皆有感,再加之食服明震道长亲练丹药,兄长更血气充沛、体格强健、通体如火炼铁打一般,无论寒暑,只着单衣短衫。
丹术皆秘炼,明震道长从不示人,那炼丹阁早前仅为明震道长本人与其随身药童进出,明心道长想要进出也需提前与明震道长知会,然明震道长对哥哥偏爱,后授其看护,甚至还调缩丹石库房,特为哥哥备留一处,供他居住其内修炼。
兄长在此修炼我本极难得见,是其守门道童知哥哥与我关系,加之明震道长对兄长器重,便无碍我借探望之名,到此寻看各类珍惜草药而无人阻拦,常来常往,自己渐与两个看门道童知熟,与其闲聊时,才得知明震道长有时秘炼丹药完成,需要有人服食验丹,而新炼丹药药性难测,之前多喂猫狗服食以测药性,但难辨查较准,后这两道童少量服试自测,然他俩内丹功弱,多时无法觉察感知药性变化,故对丹药炼制无法提供较多帮助,至从元炎跟随明震道长习炼丹药后,他主动服药试丹,且日夜守在丹房调验,说来也怪,有些连明震道长都不敢轻易试尝丹药,他服食过后人却无大碍,小恙多饮水外排化之,并无过重不良反映,而他感知又极其敏锐,对丹药功效调改推进极大,由此,明震道长对其更加信任宠持,故才将这整个炼丹阁放心交由他负责。
听闻道童讲说,我内心既替哥哥能获明震道长信任而高兴,又为兄长身体安危而担忧,而这也更促使自己想去参解、掌握各类药材之药性功效,以为哥哥身体安康备防。
那两道童与我熟识任我来去,明震道长应有知晓也无拦阻,自己得以在炼丹阁内辨观大量珍稀罕见之药本实物,这些实物形貌奇特,其构生出的灵意线纹也怪离潜隐,依李神医所授辨识之法,这也决定了它们本性功效之神奇,于此,自己微观识辨,将其全部刻画进自己脑海之中。
经过对大量物本细致辨识与记忆,自己渐渐参解出其中蕴藏的某些共性特征,于是便开始着手分类归整,由此自己发现草本不同外貌形态特征,对生出不同的内在本性与药性功效,特别在参看完众多珍惜草本物类后,自己定性变得更细节更全面更准确,如从草木叶片、枝杆、果实、花蕾的形态、大小、颜色、粗细、气味与质地,就能参解出其生长过程与环境变化,进而可推解其阴阳属性及五行本质,从而论断其内生药性功效,后在药草煎制中,辅以相生药引将其药性攻效催发增强,待人服饮吸收,依据阴阳互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便能调整消除人体阴阳失调、五行不紊、淤堵滞胀、毒邪肿生等各种病因、病症与病痛。
览读百书,通识千草,我觉识出草药本性功效之秘密,竟也潜隐其灵意线纹之中,灵意引生出物貌,物貌蕴藏其本性,本性决定其功效,故辨识觉察各类草木物本灵意之线纹,便可知晓掌握其本性衍生的药用功效,由此自己完全参悟出草药隐藏之秘密,后能随时、随地分辨面前出现的任意一种草本所具药用属性及功效强弱,而循此草药入门,一切更将自己推引进更为奥妙中医习学中。
用去一年时间,自己接续读阅完神农氏《皇帝内经》、汉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孙思邈《千金方》、王叔和《脉经》,由此对整门中医学问有了详尽知解,并从中感知道学对中医影响与渗入,如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等,竟多从黄老道家思想演变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