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4中,未来的人类时刻处于老大哥的注视下;在美丽新世界中,人类的未来是极致的享欲主义。我们的未来,真正的未来会是怎样?
就在当下,当我们使用输入法软件和笔记本电脑来写作的时候,工具已经不知不觉的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在候选的几个字词组费力地挑选称心合意的的文字,但是输入法软件是带有偏向性地提供候选词,我们在键盘上敲击着文字,按键的的触感以及键盘的凉意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写作风格。相比直接在纸制品上面写作,工具对我们有了更多的约束,我们的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机器的感受。
工具影响人类,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同样的,未来的人工智能被人类制造出来,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人类,有正面的影响也会有反面的影响。作为平民百姓,我们是否就只能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在网络上面,曾有一位名为“资水东流”的网友发表了长篇文章讨论人类的将要去往何处的终极问题,其中他提出的一个观点认为宇宙规律中存在筛子,文明都要经过筛子的筛选然后通过考验的文明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以及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他提出在人类现在为什么一直没有遇到外星人的来访,然而宇宙中存在海量的类地行星,这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解析只能是这些外星人都还没有通过筛子的考核,所以无法跨越星际来到地球。或许已经有了,今年的9月份,首次发现了一个跨星际的飞行物,虽然不能确定是否为智慧文明派来的使者,但是大多数的三体迷已经敏感地觉得小说中的情节即将变成现实。
那么我们能够飞出太阳系吗?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人类未来会感慨:太阳系的物质再多一点就好了。回到最初的讨论,人类的未来会是怎样,很大程度上人类的未来取决与能否利用好人工智能。需要突破下一个技术的难关、想要实现人类的科技文明的持续发展,人类社会需要更多的科研人才。
现在社会为什么科研人才有限。首要原因是生产力不足,导致科研只能成为少数人的专属品,大部分人还是活在毫无乐趣的低效重复劳动中。他们努力工作却只能拿到一份勉强养家糊口的工资,甚至连一间可以安生的小房子都无力承担。被生活的重担压迫的人们是没有时间精力去研究高深的科研的。为了把人类这些劳动中解脱出来,一方面需要社会制度的变革,另一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很肯定的说,人工智能的妥善利用将极大的提升人类社会的组织效能,急剧提升国家的生产力水平。
不少人担心人工智能会造成大规模的事业。剑有双刃,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核弹能够毁灭地球,但是我们还是把他们驯服了,人类的未来或许就是这种行走在刀尖上的状态。人工智能的危险更大,同时带来的机遇更多。有可能,人类社会藉此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也有可能就此终结。人工智能能够解放大量的人,这些人力资源被释放出来后,需要往科学与技术方面分流。这种分流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从停车场辞退的老大爷可能无法做科研的项目,那只能去专研做一些木雕摄影绘画等艺术的工作,然而艺术的创作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胜任的。需要敏感的内心与及敏锐的洞察力。如果是新生代则会不同,他们可以从小就进行科学和艺术的熏陶,在科学有效的学习理论以及方法的支持下,在人工智能伙伴的帮助下,他们能够更快的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能够以数百倍于前人的速度开展科学研究,如果能够保证物质生产的充裕,科技与艺术则可以持续发展,生机勃勃。
这或许是所有人都不曾预想到的时代。能够最极致激发个人潜能的是什么,澎湃的激情和疯狂的热爱。在最美好的未来预设中,全人类为攀登科技与艺术的巅峰,为了绽放最耀眼的文明之光,必须全力以赴,激发每一个人的全部潜能。奴隶社会是阶级分化的起点,人身不得自由;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后,随之而来的人身自由的部分取得。在黑人贸易中不自由的奴隶只能做一些产出最低的苦力,现代社会中人的人身自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还不够,被生计所迫的普通人工作的低效与主动性的丧失不可避免。在一遍又一遍寻找提升剩余价值的道路上,剥削者逐渐发现人的积极性才是最高的生产力。然而要激发所有人的全部积极性,那是更高层次的自由,目前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无法提供的自由。
我们丧失的自由是被狂热消费主义吞噬的自由,是为了购买无力偿付的商品而失去的自由,是勤勉劳碌失去和家人吃饭聊天的时间,是奔忙在旅途中不能慢下来欣赏大自然的神奇奥妙,是在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中看不到真正有温度的人文景观,是在娱乐至死的生活中失去自控能力的无能,是在希望独处冥思却不能关掉的手机。
未来是当下的选择,带着镣铐起舞,与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