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不从小就向孩子还原社会的残酷?
答案有很多,精辟的有一个:小时候由父母来教做人的道理,长大了由社会来教做狼的道理。如果从小就向孩子灌输做狼的道理,长大了就只能由社会来教坐牢的道理。
之所以觉得这个答案精辟,是因为他的观点更接近人生的真相。美丽人生,脚下有坑。
人生当然是美丽的。
四季流转,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一江春水,郁郁苍苍,九曲流觞。北可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南可见斜阳细柳,云烟深处,流水人家。
《动物世界》的镜头对准南非大草原,日出时的景色异常的壮丽,晨光之中,掩映着一片祥和与安宁,但接下来的时间,展现在镜头前的,是关于各种动物的生存与危机,杀戮和血腥。
人当然不是动物,但人毕竟脱胎于动物。
手机微信群里,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抱怨:我最近一直在考虑,突然觉得这种工作不是我想要的,而我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群主是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他用专业技能不断的进行拆解,试图帮助年轻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相信这对于年轻人而言是有益的,但同时我又似乎认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表面看是个定位问题,更往里一层,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动物图腾。
在职场上,经常会有人被形容为笑面虎,这似乎只是一个玩笑,但更像是某种隐喻,被张贴的标签,揭示了一些动物性的本能和特征。当我们试着把身边的人一个个对号入座的时候,狐狸、刺猬、小白兔,还真觉得神似。
人脱胎于动物,获得了灵性,但终究没有彻底摆脱动物的基因,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一直都存在(人的贪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源于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这几乎注定了人和动物在这个世界的宿命,严峻的生存问题,一直像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悬在头上。
但人和动物终究还是有别。动物的另一重宿命是,它永远改变不了在生态圈中的角色,而人是有进化弹性的,当一个年轻人初出茅庐时还是只小白兔,但后来经过社会不断的打磨和锤炼,就极有可能变成狼。
只有当人变成狼,站在凄清的夜空中,警觉的望着四周,向世界投射出冷峻而犀利的目光,人才能变得成熟,才能承担起责任,维系家庭,养育后代。
小白兔永远摆脱不了被猎杀的命运,进化成一头狼,哪怕是一头体质稍弱的狼,也比一条狗好。具备狼的野心、敏锐和迅猛,才有资格去参与这个世界的角逐。
回到文章的开头,美丽人生,脚下有坑,这两者我们都必须有清醒的洞见。人生的美丽,人性中闪耀出来的爱和温暖,需要我们用心去看见、感受和体验。而且人类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慈善在不断的为弱者兜底。但另一面,我们也要深刻的体察到,在生存世界,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丛林法则,强者为王。
看不到生存的危机,就无法持续获得进化的能量;感受不到人生的美丽和温情,便失去了人之于灵性的意义。
3月春风暖,枯枝吐新芽。
美丽人生,脚下有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