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九岁之殇

十九岁之殇

作者: 问道无余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22:21 被阅读0次

    (一)回顾

    上周6月20日甘肃庆阳,一名刚满19岁的女生,在酒店8楼墙外的小平台上,坐了四个小时后,最终绝望的纵身一跃。事后得知,这名女生叫李依依(化名),高三学生。疑因受到老师猥亵而诉讼到法院,法院最终判无证据驳回。

    在李依依留下的一份控诉书中,她诉说了两年前被班主任吴某某猥亵的经过。在求助学校心理老师及校方无果后,这名高三女生曾多次试图自杀。在李父报案后,当地两级检察机关认为“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先后做出了不起诉决定。

    最终在消防员声嘶力竭的哭喊中,李依依对拉住她的消防员轻轻的说:“哥,我走了。”毅然决然的松开了手。

    (二)破碎

    中国教育中,性的教育可能只是单纯性的教育,而并不包括爱的教育。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乖是对孩子最重要的评价。要听老师的话,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我们爱老师要像爱妈妈一样。在校园中,老师是绝对的强势,而在面对绝对强势时,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应有的警觉,缺乏应有的警备。

    当依依突然看到世界的另一面,噩梦的开始时,对班主任伸出的魔爪完全没有防备,对班主任的拥抱、抚摸根本不敢相信,直至亲吻的出现,才意识到受到侵犯。

    看到班主任扭曲的表情,对依依的心灵是无比巨大的伤害。而猝不及防的女孩内心冲突更为激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老师会对我这样?是不是我不好才会这样对我?我是不是很丢脸?

    十九年建立起的世界观一刹那崩塌!

    面对猥亵甚至性侵时,很多孩子往往选择了沉默。

    一是往往出现在熟人之间,担心告诉父母也得不到支持理解,甚至认为是自己撒谎。而父母也常常因为是熟人,不愿意把事情闹大,或者是根本没有察觉到孩子的隐形诉说。

    二是边界教育缺乏,孩子不清楚哪些行为是猥亵,更不知道如何防范,只能在受到侵犯时无所适从,无法求救。

    三是从小在对权威的服从下,不知道如何面对,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受到猥亵是因为自己穿的性感,是因为自己不够小心,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才惹上麻烦。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你呢?

    (三)背叛

    面对猥亵时,依依无疑是勇敢的。可是一次次的袒露血淋淋的伤口后换来的却是更加无助。

    求助学校的心理老师,结果没有保密,只换来了班主任所谓的道歉。

    求助校方,主任让她赶紧回学校上课,而校长更没有为她主持公道。

    求助法律,得到的却是经过检察院的调查,犯罪轻微,不进行起诉。两年多的申诉就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事情没有解决,环境没有转移,也没有得到绳之以法结果的依依,还在这个非常不安全的环境中努力,每一天都是如此恐惧。

    对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完全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情绪压力下,会有两个方向的释放。一是对外的攻击,另一种则是对内的攻击。

    抑郁就是自我的攻击!

    (四)冷漠

    窗台上足足坐了四个小时的依依挣扎在生的欲望和死的诱惑中。看着面前的大地,知道纵身一跳是即是一条不归路。

    当依依走上了天台,想和这个世界挥手作别时,许多无聊的看客发着微信:怎么还不跳?我已经等你跳等了几个小时了。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想自杀的人就不会这么犹豫徘徊,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对抑郁症的了解仅限于名词。正常的人都是贪生怕死,有着对生的希望和对死的恐惧。在正常和死亡之间的灰色地带就是抑郁。不想自杀的人是不会站到天台边,因为怕高是人的本能恐惧,只有到一定的地步,觉得万念俱灰,想更好的活着却没有解决的方法,最后只有死才能追求到人生另外一种“快乐”。

    天台上的依依刷着微信时最后的徘徊也是最后的情感反应测试,呼唤着情感,呼唤着有力量能拉住自己。而看客的冷酷无情则让依依放下最后一丝希望,决然的告别着:“我走了之后,大家会过的更好。”

    年轻的消防员,抓住了同样年轻的依依的手,最后的温暖却只能让依依对拉住她的消防员轻轻的说:“哥,我走了。”看着一个鲜活的的生命,在自己手上已经触摸到了,却眼睁睁的滑落。即使是无数次经历生死的消防员,撕心裂肺的哭喊却依然盖不过围观者的哄笑。消防员的内疚中满是自责:“我已经抓住他了,为什么没有抓的更紧一点?”

    (五)反思

    十九岁的生命就如此凋谢,最悲痛的还是依依的父母。

    不能说父母不够努力去关爱孩子,而是面对求诉无门下,父母也不知该如何做。

    家长该怎么安抚此时孩子?在没有实质性伤害的前提下,对孩子一方面将事件合理化,接受既有的事实,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告诉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究竟边界在哪里?

    该寻求法律援助,必须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

    在本事件求诉无门之下,尽快给孩子换一个全新的环境,降低对往事的不断重复。求助专业心理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更要告诉孩子遇到这类事件该怎么办?熟人之间和陌生人之间,公共场所和荒郊野外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有性命之忧时,孩子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保全生命!如果没有性命之忧,在事件中学校这样的场所,那么尊严高于一切。超出了亲密距离,哪怕还没有实质性接触,对不起,当场呵斥!

    孩子要从小学会说不,哪怕是面对权威。能够表达自己的愤怒。

    我们爱孩子,更要她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愿不再有十九岁之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九岁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qu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