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读书成长之旅
超强的执行力,是怎么养成的?

超强的执行力,是怎么养成的?

作者: 女公子99 | 来源:发表于2020-06-19 10:24 被阅读0次

    我有一位经常信誓旦旦,扬言要努力减肥的同事。

    不过有趣的是,常常听到她的口头禅:“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面对美食来袭,一句“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的自我安慰后。

    毫不犹豫地把美食往嘴里塞。一顿心满意足过后,便开始懊恼不已,于是下定决心,今晚必须跑五公里......

    本只有55公斤的她,可在实行减肥计划后,体重不减反增了10斤......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人也有类似的经历。

    比如老板交代下来的任务,本可以当天上班时间完成的,非得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加班,赶工完成。

    比如计划好利用周末时间学习的,起床后想着时间还多,打开手机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晚上睡觉时才囫囵吞枣的进行片刻自我慰藉的学习。

    比如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戒掉手机游戏,却在打开手机的瞬间,完全抛到脑后。

    殊不知,这些周密计划一次次泡汤的背后,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执行力欠缺的表现。

    电视剧《亮剑》有这么个细节,李云龙和政委商量挑选会功夫的战士,欲组建一个特别小队。

    政委说:“主意不错,这事你尽快去办。”

    李云龙桌子一拍:“不用尽快,我现在就去办!”

    这就是为什么李云龙带的部队优秀有战斗力的原因,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从上到下,战士们都受这样的超强执行力文化影响。

    有一句话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其实成功的人,都有千篇一律的上信心和超强的执行力。

    那么如何养成超强的执行力呢?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到你。

    以下为目录部分:

    1、及时斩断拖延思维

    2、细化计划,越详细越好

    3、善于运用时间进度条

    一、及时斩断拖延思维

    所谓拖延思维就是在心理上开小差,也可以叫做认知转向,让你绕开紧迫的事,走上看似安全的路子。

    关于拖延思维,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1、明天再做的思维

    2、自设障碍思维

    3、反事实思维

    首先明天再做的思维:也就是把一些本来可以及时完成的事情习惯地推到明天再做,同时,这种思维往往喜欢把要完成的任务设置一个条件,好给自己一个推到明天做的理由。

    比如,打算要着手写一篇文章,但追求完美的你需要等待灵感或者把素材收集充分后,再去落笔,日拖一日,文章开头迟迟没有开始。

    那么针对明天再做的思维,可以试试“倒推策略”的方法来杜绝。

    这个方法就是进行自我提问:自己是怎么变得拖延的?

    因为终结明天再做的拖延,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是怎么变得拖延的,当意识到了自己的明天再做拖延思维后,就能提供让自己改变的想法计划,然后着手去做计划重要的事情。

    其次是自设障碍思维:这种思维目的是为了在处理擅长或不擅长的任务或目标时帮自己提高自尊心,从而通过归咎于那些障碍来保存自己的一点颜面。

    比如,你的领导给你一天的时间,去处理沟通客户的投诉问题,但是你对这件事比较反感,不想干。于是你告诉自己,处理投诉问题需要花时间去了解事情经过,同时手上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老板这明摆着在为难自己,这样的思维,便会导致你不会全力以赴,最终可能也不能按时完成工作。

    所以,想要突破自设障碍的圈套,可以通过自我提问问题的方法来入手改变:

    1、为了迈出第一步,我可以利用哪些资源?

    2、我是否存在判定事情因太难、不愉悦、不可行或复杂而拖延?

    3、我是否把不想做的缘由归咎于他人身上?

    通过上面的提问,反思找出答案:是什么让事情变得艰难,同时要注意把信念、猜测以及事实分开。

    那么在找出问题症结后,就要及时理性行动,正如老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刻采取行动是终结障碍思维的有力方式。

    最后是,反事实思维:这样的思维,是针对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想象如果不这样做的话,结果可能就不会发生或者可能就会好很多,这叫做向上反事实。又或者想象如果我不这么做,结果可能会更差,这叫做向下反事实。

    而向上反事实则会导致很严重的拖延症。

    更通俗一点,这也是一种“原本可以”的超现实思维方式,那么遏制这样的思维,《终结拖延症》一书中提出了有意识地反思和计划,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1、监视你的想法2、识别分心心理3、对分心心理发起质问4、要求自己去坚持原计划等。

    其实,执行力的最大敌人来源于拖延症,当认知开始转变,拖延思维及时被斩断后,那么立即行动,就变得简而易举了。

    二、细化计划,越详细越好

    《奇特的一生》的作者柳比歇夫,一生著作比许多名人都多。

    他的目标计划管理特别精细,每天每月每年的具体事宜都一一罗列出来,他甚至叫秘书把他所做的耗时也都详细记下来,不断精准利用时间工作,同时也不耽误陪伴家人。

    同样的,日本早年的一位首富孙正义,也是早早做好了几十年的计划,计划安排主次明确,详细罗列,要求严格,有条不紊。这也让他公司的员工受益颇多。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计划安排要细化,要有可行性,并且能够赋予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的意义。

    当每一秒都变得有意义的时候,执行力是便是来自内心深处的自发行为。

    所以我们制定目标计划的时候,除了制定整体长远的计划之外,还要有短期的清晰精细可行性强的计划。

    比如减肥,首先根据他人专家建议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个整体的大目标计划。然后再制定出每个月,每周以及每天的计划,如每天需要运动多久,什么时候进食什么食物,什么时候进行策略调整,以及如果有其他事情出现干扰了原计划,如何保证总计划不受影响等各方面制定。

    我的舍友在下班后有夜跑的习惯,所以她每天的夜跑计划里包括了:什么时候准备好衣服,跑步过程中听的音频以及几点出门等都计划得很详细。

    她说:“每天执行自己制定好的夜跑计划,有满满的仪式感,感觉每一分钟都不被浪费。”

    可见,目标计划清晰明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具体如何开展,都制定得全面,能极大地提高行动力,并且会越完成越自信,越完成越自律。

    三、善于运用时间进度条

    所谓时间进度条,就是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并且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有大概的估计。不会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担忧,以及不会轻易被某一个任务牵绊整体的目标进度。

    可实际,由于我们人脑的常态是喜欢把所有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若这件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就会轻易的去钻牛角尖,进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与此同时,这样就会影响到我们情绪,让人觉得焦虑、抓狂、心情低落、郁闷等等一系列消极的反应。

    比如我之前就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原本计划四个小时写完一篇文章的,但因为在开头部分收集的素材达不到预期,结果就把大量的时候花在了找开头素材上,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素材依旧没能找到合适的,最后文章也没有完成。

    由于开始不顺,所以文章也就搁置着迟迟不想下笔,执行力热情一度下降。

    后来,我接触到了时间进度条这个概念,才知道善于运用时间进度条的重大意义。于是我开始有意识的利用时间进度条来管理目标任务。

    再之后,我在写文章过程中,如果开通素材不够好,也会暂时先写下去,不追求一步到位。

    接着把后面的几个部分先完成了,最后在修改的过程中,再花时间去去找素材和雕琢文字。

    通过这样跳出大脑常态的思维方式,利用时间进度条的方法完成了事情,不但可以消除消极的情绪,同时成就感还爆棚。

    关于利用时间进度条的方法,总结下来便是,有一个整体目标,然后去制定限定的时间,把整体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如ABCDE,若在A上花费时间很长仍没有结果的时候,要果断地跳过A任务,进入B任务。

    毕竟,人类的大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容易进入死循环,通常不会自动绕过难题进入下一个阶段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理智的完成下一个计划,等完成另一个计划之后,人的沮丧情绪也会得到释放,久而久之,执行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以上三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当有了清晰的拖延思维认知,进而斩断后,才能在详细的罗列计划里,利用时间进度条完成任务,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有人说,成功的人如果没有天赋,那他肯定有责任心,上进心和执行力。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明明不用去等待,明明伸伸手就能拥有,但因为拖延而错过了。

    人生,越努力越幸运,愿你能珍惜人生的分分秒秒,打开周密罗列好的计划,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去过好余生每一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强的执行力,是怎么养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qv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