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作者: 江浦罗克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17:02 被阅读0次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阅读《哲学的故事》,是一次艰难的经历。

说它艰难,一是用时较长。前后差不多用了40多天的时间,每天都带在身边,断断续续才把它读完。这和我一般采用的一气呵成的读书方式,不太一样。要不是在最后关头关闭电脑和通讯工具,读完它的时间还要延后。

二是看字费劲。起初我以为是光线问题,特别是傍晚时分和阴天下雨之时。后来我觉得是眼睛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已经不适应长时间阅读了。直到最后我才明白,原来是我的视力又下降了。当我摘下眼镜,凑近了看,这下每一行的字都很清楚,但时间久了脖子又吃不消了。所以我看到尼采后来为视力所困,我特别感同身受。

三是故事太少。哲学家的生平事迹虽然讲了一点,但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对于帮助哲学家形成他的哲学观点的关键性事件,或关键性人物,讲得更少。还是略偏重性格分析。哲学家之死讲得比较多。貌似每一位哲学家都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没有人是带着遗憾走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信哲学比信宗教更能够让人解脱。宗教、哲学与科学之间,完全不能加以验证的是宗教,完全可以加以验证的是科学,处于两者之间的是哲学。宗教靠故事支撑,科学靠数据支撑,哲学靠逻辑支撑。也许哲学的故事本来就难写,故事支撑不了,逻辑才可以。而逻辑,一般来说阅读时对人性是一种挑战。

四是有所欠缺。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徒子徒孙,而本书很少涉及。不知道是翻译后审稿时删掉了,还是作者有偏见。就德国唯心主义而言,黑格尔批判康德,费希特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批判费希特,他们都对马克思有影响,但是马克思批判他们所有人。作者连黑格尔都没有单列一章,而我们认为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而马克思,作者更是只在两三处提到,而且视辩证法为诡辩学说,实在令人生气。“不怕领导没方法,就怕会讲辩证法”是吃瓜群众编造的段子,作为一名学者作者怎么可以混同于吃瓜群众呢?

五是哲学已死。在西方,哲学比上帝更古老,也更早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首先,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然后,社会科学的大部分,尤其是伦理学,也从哲学中分离了出去。哲学只剩下物质还是意识第一性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和人的认识论问题。现在看,由于神经科学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认识论问题大概也要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了。而物质还是意识第一性的问题,这简直就是宇宙学中的一个黑洞。当然,对我们来说,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这个武器,以往所有的哲学就让历史学家研究去吧!

2017年6月30日

相关文章

  •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本奇书 读这本书真的很容易陷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种怪圈。 首先这本书真的很颠...

  •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阅读《哲学的故事》,是一次艰难的经历。 说它艰难,一是用时较长。前后差不多用了40多天的时间,每天都带在身边,断断...

  •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喜欢,带给我最大思想愉悦的一本书,虽然今年只过了一半,但我就是知道,且肯定。 关...

  • 2019012《西方哲学史》

    一.读后感之“认识你自己”: Day 1. 何为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何为哲学家?哲学家就是爱智慧的人。西方哲学起...

  • 《好用的哲学》读后感

    期待了许久,终于可以写《好用的哲学》读后感了。与《简单的哲学》相比,我觉得《好用的哲学》更贴近生活,更容易让人思考...

  • 2019-02-19

    中华民间故事读后感 巜中华民间故事》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对我最有启发的还是《孟姜女》这个故事...

  • 2020-02-13

    茑屋书店的经营哲学-读后感 阅读书名:茑屋经营哲学 作者:增田宗昭 《茑屋经营哲学》这本书共有五个章节组成(经营哲...

  • 2019-05-04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本书...

  • 故事的哲学

    每个人都有故事,亲情的故事、爱情的故事、友情的故事。。。 会讲故事就会博得人们的眼球,在企业经营中会讲故事也会让企...

  • 哲学的故事

    苏格拉底为什么受爱戴 苏格拉底到底为什么如此受学生的爱戴? 或许因为他既是一名哲学家,又是个极富人情味的人:他在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ri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