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篇文章,我把我思维训练的经验,用结构化的语言清晰地写出来,让我能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又进一层,这更是一种训练逻辑思维的方法。”
01
—
前段时间,写了关于“写作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文章,有朋友很感兴趣,想让我说说如何进行思维练习的方法。
今天就来具体讲讲。
我的第一个方法:写作时常用自己的语言打比方。
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语言呢?
因为要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就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去理解、去延伸,一旦联系到自己,就能让自己产生代入感,容易触动自己的思维神经。
那为什么又要打比方呢?
因为打比方,需要对原有的概念、知识、道理有深入、丰富、全面、本质地思考,并能寻找到与之相近或者相似的事物。
02
—
举个例子来说吧。
大家都知道“沉没成本”这个概念: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像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因为沉没成本,在已经有了大量投入的事情上“死撑”下去。
我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原来沉没成本就是我们舍不得丢掉已经付出的东西,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时间与精力...
接着我开始思考:既然丢掉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看作沉没成本,那么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用沉没成本来解释的现象呢?
...还真有!
思考到这里,我就会马上把它写下来:
有一天下班高峰期,我叫了滴滴打车,系统提示预计排队要20分钟左右,结果等了半个小时还没叫到。
我本来都想放弃去坐地铁了,但转念一想,既然都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再等等说不定一会儿就等到了。
结果我又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叫到车...
你看,我用我生活中的一个案例来重新思考了“沉没成本”,经历了这个“烧脑”过程,就能极大地训练我的思维神经。
03
—
我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写作来复盘,有意识地把大脑中的知识进行翻新。
这里所谓的知识翻新,就是在学习新知识时,时常要思考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我高频、高强度地重复刺激思维神经。
这时候写作就成了比较好的方法,因为写下来的东西更容易“刻”到记忆深处。
比如,我在写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逻辑时,就发现了哲学上的人生价值观与之相关联:
我一直自认为自己有着不卑不亢的价值观,但事实上,只有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平等关系时,才能真正体现出不卑不亢。
还比如,我在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从个人领域的成功到公众领域的成功”时,就与我所提倡的"从单打独斗走到请人做事"产生了关联:
只有学会运用杠杆,懂得管理别人-- 利用别人的长处,调动别人的时间,指挥别人的工作,就能让别人为你挣钱,你就有机会做大。
我现在的认知是,自己在一些领域的新知识如果积累得足够多,并时常有意识地通过写作回顾与复盘旧的知识点,就一定能调动自己的神经元系统,从而高强度地训练自己的大脑思维。
04
—
还有,我觉得要做到深度的逻辑思考,最必不可少的是要培养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在我写作的过程中,就会用到一个叫做“金字塔结构”工具:
首先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比如这篇文章第一小节中提到的结论:深度思考是有方法论的)。
接着是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进行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比如第二小节中,举例来说明用自己的语言打比方的思维方式;然后第三小节则是举例说明有意识地把大脑中的知识进行翻新..最后第五小节进行总结陈述)。
05
—
最后,总结一下:
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深度的逻辑思考。
把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打比方,并把它写出来,让停留在大脑表层的知识渗入到大脑的记忆深处,这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
时常写作回顾翻新大脑中的知识点,调动自己的神经元系统,把脑子里的知识点进行关联,这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
我写这篇文章,我把我思维训练的经验,用结构化的语言清晰地写出来,让我能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又进一层,这更是一种训练逻辑思维的方法。
虽然这些方法并不容易,我也会发现自己做得并不好,但没关系,多学习、多研究,保持耐心,因为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
而且我也相信,如果我能持续写作1年、3年、5年,或者更长时间,那么我的思维能力必定还会更上一层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