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即是正念和解!
大多创伤性经历的并不会忘记这段记忆,而是对它们历历在目——《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真的认为生活这么好吗?
如果单纯的看,确实生活很美好,非常好,极其的美好,但仅仅是“看到”的,但当真正的“经历”的时候,并非像“看”的时候那样。相反的是,不仅跟想象的不一样,有可能是恰恰相反的。
老百姓说的话——活着,不容易,死,更难!最近的一段时间实实在在的“验证”了这句话。
想好好的“活着”却被“认定”为“谣言”;想来个一了百了,却被“扒”了个精光。总感觉有些“杀猴敬鸡”的味道在里面。
相信很多很多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其实,怎么办已经很“明确”了——听话!
一旦“不听话”,就会有着各种“办法”招呼着,直到有一天“服”为止,哪怕是“选择”一了百了,也得让绝大多数人“知道”,不仅仅是知道,而且还要让其“心生畏惧”,让其“掂量掂量”后果是什么。
现在的人“健康”吗?每年的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数据已经告诉人们身体健康情况是什么样,即便有某项数据偏高或者偏低,看到数据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知道如何去做。
是否有人会关注一下自己的“精神”状况是什么样呢?相信关注这方面的人很少,甚至是极其的少。
大家都是普通人,相比较之下,并无他异,所以也就“放心”了,哪怕有些“不适”,得到的答案却是——休息,休息,调整一下就没事了。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休息,休息,调整一下也算是一种“疗愈”,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哪怕“知道”有问题,但又有谁敢“轻易”放手去“疗愈”自己呢?结果是少之又少吧。
生,不容易,死,更难,就在这样的“挤压”下,活着的人们,不得不去想,“神经”的压力是多么大,问题是还没有办法真正的“疗愈”,而且还对一些“疗愈”方法,存在着“认知”上的扭曲,这或许就是心理学的意义所在——真正的找出了“根源”所在。
安安静静地的做名抄书人,在抄中学,在抄中记。虽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生死”,但看着生活中的“生死”,也不得不考虑生的意义是什么,死的意义又是什么,又该如何选择呢?
当然了,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很多事情已经有了“借鉴”的“实例”,也就有了思考,或许这还能够称得上“基本的人”的想法吧。
加油,抄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