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中的英语
英语,在我们大家每个人的心里应该都有自己的一个认知。从初中开始,有些教育条件好一点的从小学就开始,一直到大学,甚至到硕士、博士、社会大学,我们都会和英语有或多或少的接触。我对英语的认知应该是比较清晰的,因为我曾经为她疯狂过。
记得在读初三的时候,英语从来不及格的我,不知道什么缘故,那年寒假我天天攻克英语,结果120分的试卷,我竟然每次都可以拿80分以上了。并且中考以87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县城高中,我周边的人,甚至是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会考上高中,也就是因为那一年寒假的苦读,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道。
有幸考入高中的我,因为成绩差,基本就是班里垫底的,但我没有放弃,而是一直把“刻苦学习”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尤其是在英语上!高中的时候,我姐给我买了一本“李阳高考”,因为我对语法一窍不通,而高中很多知识就是考你语法的。
所以,我经常深夜自己躺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在看这本书,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感谢当时的那个自己。三年的努力,虽然高考那时候有着严重的心理疾病,但还是考出了111的成绩。
来到大学之后,基于大一的课程体系比较特殊,重要的课程,基本上除了高数,就属英语了,所以在英语上,我还是下足了功夫的。就拿在英语课堂上,我会努力地听课,课下会努力地记单词,偶尔也会翻阅一些英语书籍来陶冶一下情操。其实那时候的英语课本还挺多的,整个大一发下来的书,英语就可以占到半壁天下了。
但随着大一下个学期的到来,我们的英语老师调换了。我不评价她课讲得好不好,但是风格不是我喜欢的,所以,慢慢的,就开始提不起兴趣来。刚好那时候,又特别喜欢电子这东西,于是精力就全部放在了这个上面。
后面,我们英语老师不断地调换,从一开始认真听讲的我,到最后,开始玩手机,甚至开始了逃课。其实那个时候,基本没几个人认真听讲,可能这些才是大学课堂上应有的现象吧!
二、四级准备
进入大二,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考试,那就是英语等级考试。我不清楚,教育部为什么把英语四级考试安排到大二,早些年,其实是大一就可以报名了。
如果大一,那该多好,趁热打铁,拿着高中的老底,应该很容易过,到了大二,大家的英语基本都生疏了!也许教育部正是基于这一点,才安排到了大二,可真够狠的!
总之,这下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同年的12月份报名了,在报名之前,我就在网上买了英语四级的试卷,曾经在暑假的时候也认真做过试卷,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等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英语四级试卷做下之外,还会天天早上起来背英语,背单词,听听力,可来劲了!可这样的激情持续了不到半个月,就被琐事给摧毁了,其实本质上来说还是没有坚持下去。于是,英语试卷就被我丢在了一边,早上起来也不在看英语了,开始抱着佛系心态等待考试的到来。
等临近考试期间,时候辅导员为了让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组织班级每周模拟一次英语四级考试。那个时候,我也是参加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没有任何动力。对我来说,就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我想对大部分同学也是一样的效果。
终于,考试的这一天来临了,我抱着裸考心态走进了考场。考试开始,作文在稀里糊涂地做完之后,开始了听力,听力作为初中水平都没及格的我,怎能面对如此高难度的听力(在这里表明一下,我们河南的英语试卷是没有听力的),所以听力一路靠蒙!
到了后面,我先做起了阅读理解,毕竟这个分量最高,可是水平不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做完了,还不一定对多少呢?等我开始做完型的时候,考试时间已经不允许你这样了,所以我直接填涂了答题卡,就上交试卷了。
考试结束之后,我没有抱任何希望,但是等到来年开学三月份的时候。在课堂上,成绩出来的时候,看着大家一个一个都过了,我最终还是满怀期待地去查成绩。
结果,等我在超级课程表上输入姓名和学号之后,成绩从屏幕中映入我的视野,402,我记得是402,总之是过了四百这个关卡的。但是英语过线的分数必须是超过425,所以很遗憾,我没有过英语四级。但这个分数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它似乎在给我传达一种信息,只要我稍微努力点就可以了。
三、放弃的四级
第二次报名四级考试的时候,貌似是大三上个学期,也就是我刚开始成立工作室的时候。那时处于忙碌阶段的我,可能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我依然没有为她做出任何的努力。所以等到考试到来的时候,我还是裸考,并且这次考试的感受还不如初次。
当然,成绩出来了,也是我所预料到的,考了三百八十多。看着离四级的终点越来越远,我便没有任何期待了,所以四级考试就一直荒废在那里了。不过,回忆起来,没有通过四级考试,我并不怪任何人,要怪也是自己的责任,谁让你没有下真功夫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