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父母无疑是最焦虑的。
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是没有家庭作业的,城市化也还没有这么强烈,甚至还能二部制,上半天学,疯玩半天。看现在的孩子十一二点还埋着头做作业,心里难过、烦躁、担忧。更别提陪孩子写作业。焦虑孩子学习压力大,华德福小学越来越受追捧,北上广深的家长们甚至都开始为孩子到泰国定居,接受性价比最好的私立教育。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不知道怎么叫陪伴、尊重,不是放养式的混混,就是察言观色的好手。三四十岁了,才懂得自我疗愈,爱和给予,所以特别想在孩子身上找补。
我买了好些书《爱与自由》、《当你遇到一个人》、《正面管教》......听了好写讲座,武志红、小巫、张德芬、李雪......不说看得多深入,无条件的爱,把孩子当做一个成人一样来尊重、臣服事实这些还是能理解和支持的。也许最怕就是我这种半吊子吧。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成长没有处理好,真的给不出影视作品中无条件的爱来包容孩子。
开始我也想挑战一下不可能,无条件地支持和理解他。
他爱玩游戏,就玩吧,理解他。好家伙,窝在沙发里玩一天。你看到那个小小的身躯就那么佝偻着,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不眨眼。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坐针毡,好像放了烙铁在我的心上。
眼睛要不要了,颈椎要不要了,他不会玩累的,他反而会因为技能提升心花怒放想玩更多!我真傻,怎么会听了那些人的妖言,觉得孩子会发现游戏是很无聊的。游戏公司背后那么多人精心设计,就是为了让人沉迷,不能自拔,大人况且上瘾,何况孩子。
我还给孩子报名了一个课程,老师我认识,是很倡导平等自由的。所以我放心地让孩子听了几天。不得了了,儿子气呼呼地走到我身边,把手机点开,让我听老师的语音:家长的计策就是收手机,越收孩子就越想。正是因为得不到满足,才会有足够的吸引力......看这个到大不小的孩子,对我理直气壮的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小小的,就有力量为自己争取权利,挺好的;但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现在的孩子在学习上哪里有什么乐趣啊,所以只愿意沉迷游戏。
都说,不要轻易挑战人性,我为什么要把孩子置于这样恐怖的诱惑之下。不行,我做不到。相比放任玩游戏,我还是觉得管制比较好。
我也尽力无条件地接纳和理解他,相信他会自然学会爱、尊重。没有,我只发现我家的孩子学会了懒得、看菜吃饭,见人说人话。
可能我做得不够,孩子在试探。可能我这种半吊子,是没有办法做到看到接纳自己的恐惧,我做不到完美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