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伤害是打着爱的旗号
“怎么那么不听话,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啊”
“要是你听我的,现在也不至于这样啊”
“不行,你不能去哪个大学”
“整天就知道玩,我看你考试怎么办”
“就知道打游戏,写完作业就打游戏,不会多看点书吗”
.........
而世界著名作家纪伯伦的诗这么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话语都是精神虐杀,是道德绑架。有调查显示青少年90%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家庭。
对于我经常能感受到的一点就是,父母对我们强大的操控欲。
无论我们年纪多大,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早餐,什么时候运动,什么时候回家,跟什么人玩在哪玩等等都会受到父母的控制。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父母不允许我们关上房门。
对我们而言,房门关上相当于拥有了安全感,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安心的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尽情的展现我作为独立个体的个性。
朋友圈曾也流行过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只要我在家,我妈早上一定很早就开门来我房间打扫,最重要的是,走的时候,还——不——关——门"。
不让关闭的房门,意味着了我们在父母面前没有隐私,不可以拒绝,不可以回避,这对个人身份认同、自尊和自信的养成有着持续性的破坏,然而绝大多数父母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关着门干嘛。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首先我们是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自然人,将自然人培养成一个健全的社会人,是父母的职责所在,既然教导孩子换位思考为什么自己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直到子女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开始成长的时候,也就是经常说的青春叛逆期,反抗在所难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很多我们这一代的子女闲聊时都会说,父母根本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他们只会让我要他们想要我们想要的什么。
长此以往,一直遭到打击或忽视而导致我们自信和自尊的缺失,丧失人生的目标,因为此时我们已经没有判断力,无法去判断我究竟要做什么父母才会认可我们。
我们只有在和同龄人的聊天中,对父母的愤怒和抱怨,不是"大逆不道,不肖子孙",所有感同身受的经历和想法等到承认“我也和你一样,大家好像都是这样 ”。
为什么说现在年轻人的自杀率和患精神疾病的概率较高,父母都会认为是孩子的精神承受能力太差,而实际上是所有压抑的情绪必须释放出来,如果释放出来得到舒缓就不会变成行为。
当父母从小的控制欲压抑了孩子自然成长的天性,长期积累便会造成这种后果。(很多抑郁症也是这个原因,我会在下期文章中写到)
但是我们只能够尽力的去改变自己,因为你改变不了父母。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费过很大力气去解决跟父母之间的矛盾,也听过父母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想去用心理解他们,因为他们爱我,带着他们自身所有的缺陷和弱点,竭尽全力的爱我。
我想要去理解他们而指出他们的错误,并不是想批判或者责怪他们,仅仅想他们是过好他们自己这仅有的一生。
Papi酱也做过一期节目,里面也说到父母们去玩是儿女们最希望你们干的一件事情了。
每一次少有的和父母的沟通,都因为三观不合而不了了之,我想证明,自己始终都是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尽量去教父母如何尊重我的选择,尊重我的生活界限。
况且我们子女从来就没有向父母问责的的权利,这和传承已久的儒家思想脱离不了干系,但是其实所有子女的基本诉求就只有自尊自立。
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没有尊重个人空间意识的说法,而倾向于用“孝顺”“听话”这样的要求去掩盖各种矛盾问题,而不是整理出矛盾问题的主要次序,理性的讨论和解决。
而我提出的“对不起爸爸妈妈,我不想听话”这只不过是年轻一代争取话语权的一种方式。
因为本质上,孩子与父母都是深爱着彼此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