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月考成绩出炉,这次考试当中退步的孩子比进步的孩子多,退步最大的是黎元君,但是在未入围的学生当中,丹、胡鑫君、全鑫君都是在此行列的。
孩子们的反思必须放在第1位,他们要找到自己弱势科目弱势的知识点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各学科老师应该根据孩子们自己梳理的情况,再结合他们平时的作业情况,有针对性的给这些孩子出题。必须要去弥补知识点的缺陷与疏漏。
在所有孩子当中耗子哥是很特别的一个,这次考试差倒数第2名差了将近120分。之前说过的,不会放弃他现在放弃了吗?耗子哥是不是一个有利于班级之外的独立的个体,其实在这种环境当中,更应该给予好几个信心才行,就是让他缩短和第2名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人的孤独旅行,更是一个人对自我的挑战,这是一场游戏也是一场战斗。
据我所知但已经很努力了,早上很早起来开始学习,但是这次考成这个样子,他的内心里面会不会有压力,会不会怀疑自己呢?问题到底是出在哪些地方呢?为什么就不能够理解明白这些知识点呢?一连串的问题都会给这个懂事的孩子增加一些负担。
而李援军也是这样以前,如果说是考600名,那是因为他的确不想考,要么跟妈妈赌气,要么纯粹的就是闹着玩,和这次不一样他是认真了的,一个人想要往前冲,骨子里面的那股韧劲儿,是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的,这次问题出在语文和物理学科上面,语文上面主要是阅读题,基本上只能拿到一半的分,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去找到思维当中的缺陷呢?为什么我们就拿不到满分呢?
关于物理题,李云军需要把自己的问题梳理出来,找肖哥来进行一一对应我们的孩子,只要他想学,上学要学我们就应该我们做老师的就应该尽力的去帮助他,哪怕是他不想学也要引导他学,最近胡新军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肯定也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心绪,这其实都是不稳定的因素,我们每次把宝压在这一段塌陷学生上面,如果说他们能顺利入围,那么我们的任务指标就会完成的很好,但是如果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闪失,那我们。结局似乎就是以失败而告终,其实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标准吗?那我们又能够适应还是能够改变呢?
为什么语文成绩一起来其他学科就会掉下去?为什么其他学科上去了语文成绩会掉下去,这难道就是一个跷跷板吗?我们如何在中间找到平衡呢?化学老师说让把语文课拿出来背化学,作为班主任倒是可以这么去做,那我的语文课能不能在课上让孩子们过关过手,而在课下把时间腾给那些理综学科呢,只有理综上去了,那么他们认为的几率才会更高一些。我需要拿到各个学科出现问题的名单,然后分步骤的分给值得信赖的孩子,让他们去帮助这些同学过关,希望能够建立起学生当中的学习共同体,更多的是体现友谊,更多的是体现为班级荣誉而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