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你是谁(二)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你是谁(二)

作者: 彩虹岛主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20:50 被阅读0次

    本文继续翻译《超越感觉》这本书。

    思想的影响

    当人们表述一种思想的时候,与之密切相关的思想会同时被传达。在逻辑学中,这种紧密关系用拉丁语“sequitur”表示,意思是"追随者"。

    生活中,很多教师和父母通常会用这样的话来鼓励孩子:只要相信自己,你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这句话中隐含的意思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信仰,跟天赋和努力无关。这两种表述其实是一样的,因为它们传达出的意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除了意义上紧密相连的思想之外,一种思想还可以隐含另一种思想。例如,当人们认为善与恶之间没有本质区别的时候,隐含的意思就是人们没有受到共同道德标准的约束。

    当遇到一种思想的时候,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其紧密相关的意思及其隐含的意思,我们就能很容易的从不合理的思想中找出合理的、从愚蠢的思想中找出明智的,从有害的思想中找出有益的。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个想法的表面价值就会接受它,却很少甚至几乎不考虑与它密切相关或者隐含的意义。不管是否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行为都被这些意义和暗示所塑造。

    为了理解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们来看看看一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在心理学中流行的观点——“智力是由基因决定的,不能提高”——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这个观点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智力只能遗传的想法催生了不健全的智力检测方法,并据此来划分不同人群的智商;

    教育者改变了教育方式,直接传授结论而忽略推导过程;

    政府人员通过修改移民法来限制低智商者的入境和移民;

    优生主义者提倡高智商者多生育,而限制甚至禁止低智商者的生育

    企业规定员工只能机械的服从和工作……

    由此可见,你接收到的无数想法,都会或多或少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信仰和行为,即便你并不接受它们。

    大众文化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儿童成长所受的影响几乎全部来自家庭和教师。而现在,大众文化(广播媒体、报纸、杂志、网络和流行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更大。

    据统计,18岁的青少年平均花在教室里的时间是11000小时,而花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要多一倍。他们可能上过1.3万节学校课程,但是已经观看了超过75万个商业广告。到35岁时,一个人在学校上的课还不到2万节,但已经看了将近4.5万小时的电视和200万个商业广告。

    大众文化对我们究竟有何影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媒体中常用的手法就能窥见一二。

    现代广告通常用口号和名人代言的方式给公众洗脑,这种做法一是为了迎合公众的情感,二是人为创造公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广告中常常把娱乐描绘的比工作更有成就感,宣扬自我满足比自我控制更可取,认为物质主义比理想主义更有意义。长此以往,许多人养成了感情用事、冲动行事、容易上当受骗的习惯,还很容易接受与家庭和学校所教授的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电视节目制作人会频繁变换场景,利用车祸、暴力和性接触等感官刺激来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中间还夹杂着大量的商业广告。

    例如,在一组节目中,观众注意力的转移可能包括镜头角度的变化,故事情节从一组人物(或子情节)转移到另一组人物(或子情节),从现在的场景切换到过去(闪回)或幻想的场景,然后切换到“新闻插播”,再切换到商业插播,再从一个广告切换到另一个广告,最后回到节目。平均而言,看电视节目时。观众注意力转移的总次数超过了每分钟14次。

    上述的做法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的能力,他们希望教室和工作场所中也有类似电视中的那种持续不断的兴奋感。当然,这个需求是不切实际的,得不到满足的人们就会认为老师很无聊、工作也没有成就感。另外,因为很多人不再有耐心去读那些需要他们思考的书,很多出版社也不再出版严肃书籍,取而代之的是出版一些名人编著的通俗读物。

    即使一些作家的严肃书籍成功出版,他们也经常被要求在宣传采访中给出简短、富有戏剧性的答案,因为这样才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即便这种做法会付出表述不准确的代价。

    纸媒新闻业也陷入了追求轰动效应的泥潭。记者们更喜欢报道一些极端事件,新闻中更多的是表达观点,而非报道经过证实的事实。

    政客们比记者们更会操纵人心。他们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先了解大众的想法,然后再假装去分享这些想法。许多政客还会雇人进行民意调查并成立焦点小组,以了解什么信息会“大卖”。他们甚至还测试了某些词的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听到那么多关于“信任”、“家庭”、“性格”和“价值观”的说法。


    (未完待续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你是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wg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