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616天。
我们都知道小朋友打人不好,时间长了很可能会被同学孤立,伤人伤己没有一点好处。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出现打人行为没什么,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有的觉得我家小孩打人,说明他比较厉害,不易被欺负。有的觉得是孩子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可能语言上不太会表达……
孩子爱打人的习惯并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打人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种,不能在早期及时被遏制,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那是不是所有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都需要被制止?
不一定喔!攻击性并不是某个年龄段特有的表现。在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上,年幼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攻击,年长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敌意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是孩子为了争夺某一样东西而发生的冲突,他也许只是想保护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是想伤害别人,但结果却可能造成了伤害。敌意性攻击则是伤害他人,这是一种有目的的攻击。
有关儿童专家提过一个攻击的年龄划分,如果一个1岁的宝宝喜欢打人,家长完全不用如临大敌,但如果到了3岁左右或3岁以上宝宝还热衷于频繁打架,家长就需要有足够的重视。
据统计,3岁时爱打架的宝宝,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岁时攻击性强的孩子,10~14岁时打架、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都会更明显。
可见,如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家长依然以孩子小、没恶意为由不为孩子立规矩,及时制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那么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可能会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社交生活。
网友评论